[发明专利]一种配电台区系统及配电台区故障识别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6202.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灵艺;孙荣智;王承力;王子驰;雷炳银;贾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1/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系统 故障 识别 定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台区系统及配电台区故障识别定位系统,属于电力故障识别技术领域。故障识别定位系统包括:无线中继终端,用于设置在用户表箱的进线侧,并将中继信息上传给无线集中终端;无线集中终端,用于设置在分支线路进线侧,并将集中信息上传给无线集中终端或故障识别定位终端;故障识别定位终端,用于设置在智能配变终端的出线侧,以接收各分支箱出线侧的无线集中终端的集中信息,并根据接收的集中信息进行故障识别定位。本发明可以获知用户表箱和分支线路的相关电气信息、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故障识别定位终端根据获取的用户表箱‑线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进行故障识别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台区系统及配电台区故障识别定位系统,属于电力故障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台区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台区用户的故障定位是实现台区智能化监控的重要前提。但是从目前的台区建设方面来看,台区用户布线复杂,存在资料不全或者未更新现象,台区发生故障后,通常依赖用户投诉分析获得故障信息,缺乏有效的监控能力及快速定位故障的手段,造成电力工作人员的大额工作量,还会间接导致安全故障点、线损异常点等涉及线路本身故障的问题排查效率低、周期长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台区系统及配电台区故障识别定位系统,以解决现有台区发生故障时定位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电台区故障识别定位系统,包括:
无线中继终端,用于设置在用户表箱的进线侧,以采集用户电气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用户电气信息以及无线中继终端自身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作为中继信息上传给无线中继终端所在线路对应进线侧的无线集中终端;
无线集中终端,用于设置在分支线路进线侧,以采集所在分支线路上的电气信息,接收分支线路出线侧上设置的无线中继终端和/或无线集中终端上传的信息,并将采集的电气信息、接收到的信息以及无线集中终端自身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作为集中信息上传给无线集中终端所在分支线路上级线路上的无线集中终端或故障识别定位终端;
故障识别定位终端,用于设置在智能配变终端的出线侧,以接收智能配变终端的各分支箱出线侧的无线集中终端的集中信息,并根据接收的集中信息进行故障识别定位。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无线中继终端、无线集中终端和故障识别定位终端,可以获知用户表箱和分支线路的相关电气信息、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故障识别定位终端根据获取的用户表箱-线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进行故障识别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中继终端包括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电气信息,包括电压、电流和频率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用户电气信息进行处理和故障判别;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中继信息上传;
当采集的电流变化超过设定值的设定比例时,判定为故障,提取故障前后设定时间的电气信息以同时作为中继信息上传。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集中终端包括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无线集中终端所在分支线路上的电气信息,包括电压、电流和频率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电气信息进行处理和故障判别;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分支线路出线侧上设置的无线中继终端和/或无线集中终端上传的信息,并将集中信息上传。
进一步的,无线中继终端和无线集中终端的位置信息是通过GPS模块获得的。
进一步的,无线中继终端与无线集中终端之间通过FSK通信,无线集中终端与故障识别定位终端之间通过LoRa通信。
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配电台区系统,包括用户表箱、分支箱和智能配变终端,用户表箱设置在分支箱出线侧的各分支线路上,分支箱设置在智能配变终端的出线侧,配电台区系统还包括配电台区故障识别定位系统,配电台区故障识别定位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