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动维保的节能环保型绿色循环包装管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416254.0 申请日: 2019-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1160581A 公开(公告)日: 2020-05-15
发明(设计)人: 黄寰;蒋孟璇;罗彧;马志鹏;刘丹丹;龙海军;白良玉;张静莹;潘启宏;王瑞;柴继兴;杨苏一;秦思露;毛睿琦;吴灿霞;吕晓卫;赵迪;伍卓敏;袁广;唐珊;吴波;尹涛涛;雷卓亮;王凡;况嘉欣;欧阳逸;田可;余丽;贺林;徐霞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6Q10/00 分类号: G06Q10/00;G06Q10/06;G06Q50/04
代理公司: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代理人: 尹玉
地址: 610059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主动 节能 环保 绿色 循环 包装 管理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维保的节能环保型绿色循环包装管理方法,在历史维保记录的基础上统计维修率,明确具体的循环包装的故障周期以及在故障周期内故障类型,之后在故障周期内进行主动维保;在维保作业中的循环包装脱离循环圈,因此在主动维保之前需要确认主机厂的物料需求,确保循环圈中的循环包装的可用数量满足零件交付。本发明可以降低循环包装的维保作业成本,间接降低异常情况处理成本,达到减少企业使用循环包装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循环包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主动维保的节能环保型绿色循环包装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包装是绿色包装的一种,绿色包装起源于1987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随即掀起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绿色浪潮。

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包装作为零件运输的必要附属品,未来在汽车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空间巨大。汽车行业正处于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转型阶段,但汽车的整体产量依然庞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国内汽车生产2780.9万辆,销售2808.1万辆,而此前的28年,我国汽车年销量一直保持增长势头。2018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会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构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体系。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能环保的思想深入到消费者、汽车制造企业及社会中,循环包装的使用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何控制和减少使用循环包装或包装工程的成本,是企业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以汽车主机厂使用循环包装进行零件运输为例,使用成本主要分为项目阶段的投入成本,和运营阶段的使用、维保、异常处理成本。其中,运用阶段的使用成本相对固定,被动式的维保作业使得成本难以估计,异常情况处理成本不可控。

在企业使用循环包装的实际过程中,因为循环包装不断往返于主机厂和零件供应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失(异常情况的一种)。而丢失造成的额外损失,包括循环包装本身在项目阶段的设计和投入成本,还包括在运营阶段引发的异常情况成本,如紧急调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动维保的节能环保型绿色循环包装管理方法,旨在降低循环包装的维保作业成本,间接降低异常情况处理成本,达到减少企业使用循环包装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主动维保的节能环保型绿色循环包装管理方法,在历史维保记录的基础上统计维修率,明确具体的循环包装的故障周期以及在故障周期内故障类型,之后在故障周期内进行主动维保;在维保作业中的循环包装脱离循环圈,因此在主动维保之前需要确认主机厂的物料需求,确保循环圈中的循环包装的可用数量满足零件交付。

当前的维保作业方式,是在循环包装发生故障或损耗后(即循环包装失去使用功能,或对零件交付造成质量风险),对其进行维修和保养。若循环包装的故障或损耗发生在零件交付过程中,将对零件交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额外的成本(例如零件因循环包装问题导致主机厂收货延迟,或零件因为循环包装而进行报废。

主动维保作业,即是在循环包装发生故障或损耗之前,对循环包装进行维修和保养,尽量避免循环包装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失去其使用功能,而影响零件交付。主动维保的优点,不仅在于能够对循环包装的维保进行预防,降低循环包装的维保成本,还能够减少循环包装在零件交付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减少因循环包装故障或损耗造成的异常情况及对应成本。

在当前被动维保作业的基础之上,对循环包装的维保率和维保内容进行统计,循环包装的使用次数除以发运次数,得到维修率。主动维保作业的计费方式,为记件式,即每对循环包装进行一次维保作业,例如:需要支付维保供应商15元,而被动维修为330元/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