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用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6682.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洋;何小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文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1/02 | 分类号: | F22G1/02;F22D1/36;F23K1/04;F23J15/04;F23K3/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范福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用散热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一侧设有送料装置,所述炉体内壁固定设有水冷壁,所述炉体一侧外壁固定设有下降管,所述下降管上端固定设有汽包,所述炉体上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级过热器,所述炉体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呈Z字形结构,所述排烟管道上端内壁固定设有二级过热器,所述排烟管道中部设有预热装置,本申请可以根据炉内温度自动调节进气量和添加煤炭量,以保证炉内温度稳定;本申请不仅能够提高水冷壁内水蒸发的效率,而且能够对排烟管道内的烟气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减少烟气中的热量流失在空气中,对周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能够利用烟囱排出烟的动能进行发电,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火力发电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到80年代后期,世界最大火电厂是日本的鹿儿岛火电厂,容量为4400兆瓦。但机组过大又带来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因而到90年代初,火力发电单机容量稳定在300~700兆瓦。,其所占中国总装机容量约在70%以上。火力发电所使用的煤,占工业用煤的50%以上。目前我国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50%左右。大约全国90%的SO2排放由煤电产生,80%的CO2排放量由煤电排放。
当今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已造成地球的生态失恒,能源短缺、环境恶化。而我国的能源与环境形势尤为严峻,石油也由自给型变为进口依赖型,天然气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煤炭资源成为依赖性资源已成了不争的事实。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锅炉排放的烟气中虽然二氧化硫含量较低,但是仍含有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流失在空气中,不仅导致周围环境温度升高,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另外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几乎都是真的如何对燃料炉内的热量如何尽可能利用回收,但考虑的技术的限制和吸热的特性,因此能量吸收提升有限,目前并未体现加热燃料和排烟管道内温度的关系,事实上,如果添加燃料或空气不够合理,会导致燃烧不充分,或者发电不稳定。
然而,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用散热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一侧设有送料装置,所述炉体内壁固定设有水冷壁,所述炉体一侧外壁固定设有下降管,所述下降管上端固定设有汽包,所述炉体上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级过热器,所述炉体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呈Z字形结构,所述排烟管道上端内壁固定设有二级过热器,所述排烟管道中部设有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外壁套设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通过若干连接杆与所述排烟管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体外壁螺旋缠绕有预热管,所述预热管位于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所述预热管与所述内筒体、外筒体均固定连接,所述预热管一端接水源,所述预热管另一端与所述水冷壁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水冷壁的出水端与所述下降管底端连接,所述汽包的蒸汽输出端与所述一级过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一级过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过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炉体下端一侧设有送风装置,所述排烟管道的末端连接有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烟囱,所述烟囱上端设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上固定设有金属网筒,所述金属网筒上固定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中部固定嵌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固定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端伸入所述第一圆筒内且外壁固定设有若干扇叶,所述传动轴上端固定设有挡雨罩,所述传动轴靠近上端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盖板上固定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转轴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三角带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文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文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6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神经放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防治松褐天牛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