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7087.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宇;朱志飞;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华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23K50/80;A23K10/22;A23K20/174;A23K2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吕娟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克氏原螯虾 选育 方法 | ||
1.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亲本选择:选择无病无伤、活力强、性腺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来自不同养殖种群的雄性种虾和雌性种虾作为繁育的父本与母本,且父本与母本种虾养殖种群之间的运输距离不超过一个小时;其中,父本规格要求大于50g/只,母本规格要求大于40g/只,雌雄比例为2:1;
2)繁育池设计:修建长75m,宽50m的矩形池塘作为种虾繁育池;池塘深1.2m,坡比1:2.5,池塘堤坝顶宽3m,底宽6m,池塘中间筑设长垄,池塘的两端设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所述池塘中筑设的长垄为七个,其等距筑设在池塘中间,该长垄规格为:长63m,高1m,顶宽2m;底宽4m;进水口的滤网规格为60目,排水口的防逃塑料膜高于池塘40cm;进水口设有滤网,进、排水口均设有防逃塑料膜;
3)亲本培育:将步骤2)中修建的繁育池清塘后,在池塘四周及长垄的四周种植水花生,并保持覆盖率为40%;将步骤1)中选择的种虾投放到繁育池中,投放的密度为每亩池塘投放种虾40kg,消毒后选择动物性饲料作为培育饲料投喂饲养,投喂量为投放种虾体重的3%;期间,每半个月对池塘消毒一次,直至种虾性腺发育成熟并交配;
4)水位控制:待种虾大多交配后,开始逐步降低繁育池的水位,促使种虾沿着池堤和长垄四周的不同高度打洞,利于种虾进入洞穴产卵与孵化;粘土池塘将水放干,晒塘半个月,然后上水30cm~50cm;沙土池塘,将水位排放至30cm~50cm保持,保证种虾洞穴内有水;
5)虾苗繁育:待种虾产卵结束仔虾大多孵化后,开始上升水位;要求水位漫过最上层的种虾洞穴,促使种虾带着仔虾或虾卵从洞内进入池塘中,并使用有机菌肥肥水,保证仔虾有充足的饵料,并每半个月消毒繁育池一次,保持水质爽嫩;待仔虾长至4~5个月时,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直至转至成虾塘养殖;投喂的人工饲料为冰鲜鱼糜和配合饲料混合的复合饲料,冰鲜鱼糜和配合饲料的配合体积比例为按1:1,投放量以正好吃完为准;并且在培育虾苗过程中还需要定期补钙,每7~8天给仔虾补充一次钙元素及多元矿物质,以促进虾苗的生长;
6)成虾养殖:当繁育池内的虾苗规格达到每公斤500头时,开始起捕将虾苗转至成虾塘养殖;所述成虾塘设计类同于繁育池,但池塘中间不设长垄,清塘后种植伊乐藻,然后投放虾苗;所述虾苗转至成虾塘养殖的投放密度为每亩投放虾苗5000~6000尾;所述清塘为用漂白粉清除塘内的野杂鱼与病原微生物,用药量为每亩用量100斤;所述成虾塘内种植的伊乐藻的密度为行株距均为8m;虾苗投放后需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以配合饲料投喂饲养,投喂量为投放虾苗体重的3%;所述成虾塘养殖饲喂的配合饲料中添加有复合维生素和多元矿物质,以增强克氏原螯虾的体质;每周对成虾塘消毒一次并换水,所述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30%;直至捕捞上市;所述消毒均为连续使用的复合碘消毒三天,施药量为每亩施用150ml,且消毒后均需使用EM菌剂调水,并施入过硫酸氢钾改底,以保持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华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华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0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