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内科用锻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7349.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来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蒂尔佳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内科 锻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呼吸内科用锻炼装置,包括呼吸本体,所述呼吸本体的内侧开设有球筒,所述球筒内放置有浮球,所述呼吸本体的内侧边缘处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球筒与进气通道之间连通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位于呼吸本体的前表面一侧底部连接装设有呼吸管,所述呼吸管的一端装设有咬嘴;呼吸训练装置上旋设固定有呼吸管,呼吸管通过旋设固定,即方便拆卸,且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方便患者训练使用,在装置内侧的进气通道与球筒之间连通的进气口上插设有密封柱,当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调节密封柱的角度,对不同的球筒内进密封,调节呼吸训练的强度,方便患者训练,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呼吸内科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经构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组织。临床上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以下的气体通道包括肺内各级支气管部分称为下呼吸道,在呼吸内科中锻炼病人的呼吸能力及肺活量通常会使用到呼吸训练器,呼吸训练分为吸气训练和吐气训练两种:吸气是一种主动过程,其须要靠主动收缩使胸腔扩大,使肺内压力降低;当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便会吸入肺中。而呼气的机制与吸气一样是因为压力差的缘故,但呼气是因为肺内压力大过大气压。吐气呼吸训练对于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著的帮助,慢性阻塞型肺疾患者,由于胸腔壁物理异常与高需求通气时不适当的用力,这族群的患者的吸气肌特别虚弱,所以吸气肌训练对这些特定的族群特别有影响力。
现有的呼吸内科用锻炼装置,通常该装置包括吸气训练及呼气训练两个部分,可有效的锻炼呼吸科病人的呼吸问题,提高病患的呼吸能力,增强患者的肺活量,对于患者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着的帮助,但该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呼吸管直接插设在呼吸本体上,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出现漏气,影响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呼吸内科用锻炼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呼吸内科用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呼吸内科用锻炼装置,通常该装置包括吸气训练及呼气训练两个部分,可有效的锻炼呼吸科病人的呼吸问题,提高病患的呼吸能力,增强患者的肺活量,对于患者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着的帮助,但该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呼吸管直接插设在呼吸本体上,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出现漏气,影响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呼吸内科用锻炼装置,包括呼吸本体,所述呼吸本体的内侧开设有球筒,所述球筒内放置有浮球,所述呼吸本体的内侧边缘处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球筒与进气通道之间连通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位于呼吸本体的前表面一侧底部连接装设有呼吸管,所述呼吸管的一端装设有咬嘴,所述呼吸本体的前表面一侧底部开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内侧边缘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呼吸管的另一端装设有旋座,所述旋座上开设有一体式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上插设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上开设有一体式的球体,所述球体的内侧开设有蛇形通道。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上开设有球槽,所述球体嵌设在球槽内。
优选的,所述呼吸本体的内侧开设有三个球筒,且三个球筒内均放置有浮球。
优选的,所述密封座的内侧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座与旋座通过密封套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座与旋座通过凸起与卡槽旋设卡合。
优选的,所述呼吸本体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一体式的卡夹,所述呼吸管的一端卡设在卡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在使用时,在该呼吸训练装置上旋设固定有呼吸管,呼吸管通过旋设固定,即方便拆卸,且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方便患者训练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蒂尔佳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蒂尔佳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