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智慧红绿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7860.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9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洲智慧能源(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95;G08G1/096;G08B3/1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智慧 红绿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智慧红绿灯,包括红绿灯本体以及固定在红绿灯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红绿灯本体上并面向人行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安装有开门A、位于开门A下方的开门B以及位于开门B下方的开门C,所述开门A上依次设置有实时监控摄像头、红绿双色倒计时模块和红绿双色人行灯,所述开门B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开门C上设置有警示标语,所开门C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喇叭,所述红路灯本体上另一相对两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出风口的下方设置有提示光带,所述提示光带的下方设置有散热进风口,提示光带可以采集不同的信号灯信号,并以灯带亮灯递减式的方式来表现倒计时时间,具有行人闯红灯抓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信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面智慧红绿灯。
背景技术
红绿灯又称为交通信号灯,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与否的标识。其通常设立在交叉路口和其他需要交通管制的地方,一般由红灯、绿灯和黄灯组成,现代化的交通系统中,红绿灯是约束行人和车辆的重要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自动控制交通秩序。
但是现有的红绿灯主要是对车的交通秩序进行控制,所以频频发生行人闯红灯的情况发生,并且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而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在斑马线处的红绿灯的功能比较简单,已知的功能有信号灯提示、时间提示以及警示标语,并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智慧红绿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智慧红绿灯,包括红绿灯本体以及固定在红绿灯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红绿灯本体上并面向人行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安装有开门A、位于开门A下方的开门B以及位于开门B下方的开门C,所述开门A上依次设置有实时监控摄像头、红绿双色倒计时模块和红绿双色人行灯,所述开门B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开门C上设置有警示标语,所述开门C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喇叭,所述红路灯本体上另一相对两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出风口的下方设置有提示光带,所述提示光带的下方设置有散热进风口,所述红绿灯本体的内部设置主机、信号采集模块、RS485转USB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语音模块和交换机,所述主机与交换机信号连接,所述主机与RS485转USB模块电性连接,所述RS485转USB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与语音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门A、开门B和开门C均与红绿灯本体通过铰链连接,且所述开门A、开门B和开门C边缘处均设置有密封条,当所述开门A、开门B和开门C关闭时,所述开门A、开门B和开门C与红绿灯本体之间密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为36.5英寸LED高亮显示屏,所述红绿灯本体的长度为3.7m,所述警示标语由6张P6.67模组警示标语构成,所述提示光带由8张P6.67模组的机动车通行提示光带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机上配有自适应RJ45网口,并通过网线与交换机连接,所述交换机分别通过网线与实时监控摄像头和显示屏进行数据的互相发送和接收,所述主机上配有USB2.0母端口,并与RS485转USB模块上配有的USB公端口连接,所述RS485转USB模块通过导线与信号采集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机通过导线连接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通过导线与马路上的红绿灯信号相连接,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通过导线与语音模块的触发端口相连接,所述语音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防水喇叭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由多股软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洲智慧能源(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地洲智慧能源(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