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口径铜合金管材表面脱脂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7941.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坤;浦益龙;周向东;浦海涌;高鑫;王植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0 | 分类号: | C23G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口径 铜合金 管材 表面 脱脂 工艺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口径铜合金管材表面脱脂工艺,其中浸泡预处理、超声波脱脂、一次漂洗、二次漂洗等步骤构成了脱脂、清洗主要步骤,清洗完成后的铜合金管材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所谓脱脂过程,在一台小口径铜合金管材超声波脱脂自动生产线完成,铜合金管材通过主槽上方的行车进行调运,全程由一台PLC进行控制,每个工序均具有故障报警以及清洗提醒功能,根据清洗工艺要求事先将清洗参数输入PLC控制程序,精确控制每个工序停留时间和起吊次数,可以在确保脱脂效果的同时,大大调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每个工位作业即将完成时设定提醒功能,为方便操作人员监控清洗过程,以对清洗过程实现全面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口径铜合金管材表面脱脂工艺。
背景技术
铜合金管材在冷加工过程中,为确保冷变形顺利进行和得到较为光洁的内、外表面,会使用一定量的有机润滑剂润滑铜合金管材内、外表面。有机润滑剂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度,以确保在冷加工过程中,有机润滑剂能够较为均为的黏结在铜合金管材表面,起到润滑效果。冷加工后,铜合金管材内、外表面残留一部分有机润滑剂,在后续热处理过程中,如果该有机润滑剂不能有效清理干净,不但会影响铜合金管材使用性能,而且还会因有机润滑剂烧损造成环境污染,对车间和环境和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伤害。随着铜合金管材道次变形量的增加,冷变形后铜合金会有一定的温度升高,这样导致冷却后的有机润滑剂更为粘稠,更容易残留在铜合金管材内、外表面。因此,热处理前必须对铜合金管材表面脱脂处理。
小孔径铜合金管材表面脱脂过程中,外表面通常采用人工用布块浸蘸挥发性有机溶剂擦拭脱脂;内表面通常采用布条或者海绵浸蘸挥发性有机溶剂,塞进铜合金管材内通过压缩空气吹送方式脱脂。该种脱脂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铜合金管表面润滑剂,但是因受操作工人熟练程度影响,不能将表面润滑剂去除干净,退火后铜合金管材有色差。且该种脱脂方式因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以及海绵、木条,脱脂后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固体垃圾,生产辅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另外,铜合金管材内孔脱脂过程中,需要操作工人逐支将海绵或者布条塞进管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变形小口径铜合金管材表面脱脂工艺,尤其是内孔尺寸小不大于25.4mm的铜合金管材,解决了小口径铜合金管材脱脂不干净问题,可实现铜合金管材内、外表面同时脱脂,并且可实现自动化清洗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因所用脱脂剂为环保型脱脂剂,使用过程中不会使用浸蘸有机溶剂的海绵或布条,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避免脱脂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小口径铜合金管材表面脱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处理:将待脱脂的铜合金管材放入浸泡预处理槽进行预脱脂处理,浸泡预处理后,中间起吊进行翻槽,让铜合金管材表面油脂更好的和脱脂液充分接触;
(2)脱脂处理:将浸泡预处理后的铜合金管材调运到脱脂槽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处理所用脱脂液为水溶性环保型脱脂剂,脱脂过程中开启超声波振子,每隔5~6min起吊铜合金管材1次翻槽,铜合金管材一端倾斜,倒出内孔清洗液,再次浸入脱脂液中脱脂;
(3)一次漂洗:将脱脂处理后的铜合金管材调运到一次漂洗槽进行一次漂洗处理,一次漂洗控制一次漂洗温度和一次漂洗时间;漂洗过程中让铜合金管材浸入一次漂洗槽底部停留1min,然后吊离水面后再次浸入漂洗槽底部,如此反复翻槽;
(4)二次漂洗:对一次漂洗后的铜合金管材再次漂洗,确保漂洗干净;
漂洗按照一次漂洗方式,控制漂洗温度和漂洗时间进行漂洗;
根据漂洗后铜合金表面情况,每漂洗0.5~1吨铜合金管材,将五分之一的二次漂洗槽中的水倒入一次漂洗槽中,然后往二次漂洗槽中补加清洁水;
(5)烘干:将经过二次漂洗后的铜合金管材调运至烘干机进行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