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及分析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8319.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顾凯旋;姜楠;马本富;胡向峰;宋桂昭;高涛;宋文远;赵君龙;袁超;张志强;李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G01B21/16;G01B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导线 长度 计算方法 分析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及分析仪,通过非接触式测量获得软导线的实际档距和高差;针对长距离架空线路软导线,获取所在的气象条件和所用软导线类型,根据气象条件和软导线类型计算得到临界档距,计算得到有效临界档距,并进行控制气象条件判定;根据测量得到的档距、高差、有效临界档距和控制气象条件,利用预设计算模型得到最低点应力,进而得到弧垂和线长;针对短距离架空线路软导线,根据最大设计弧垂值得到施工条件下的弧垂值,根据测量得到的档距、高差和施工条件下的弧垂值,利用预设计算模型得到下料长度;其软导线的下料长度计算结果准确,避免了相关原因造成的人工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安装效果的观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及分析仪。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变电架空线向高压迅速发展和环保的要求,变电站结构越来越复杂,电塔在软导线架设中普遍应用。电塔高度高、结构根开大以及电塔斜率大,变电站中横担高、线路多,给软导线测量、架设与施工带来质量误差、效率低下与安全隐患。在导线施工中,软导线安装的步骤有:测量、计算、放样压接、架线安装。
本公开发明人发现,(1)在改扩建工程中,软导线的档距测量必须在相邻设备或者主导线停电后,使用钢卷尺等硬尺寸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地面人员用经验公式算出下料长度进行制作,再爬上人形架安装,这种方式严重影响电网运行安全,并増加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危险性,且弧垂难以保证三相一致;(2)软导线长度的计算,由于涉及参数多,计算过程复杂,计算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同时还会带来许多人为的误差,极大的延长了停电时间,造成电网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及分析仪,其软导线的下料长度计算结果准确,避免了相关原因造成的人工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安装效果的观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一种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步骤如下:
通过非接触式测量获得软导线的实际档距和高差;
针对长距离架空线路软导线,获取所在的气象条件和所用软导线类型,根据气象条件和软导线类型计算得到临界档距,计算得到有效临界档距,并进行控制气象条件判定;
根据测量得到的档距、高差、有效临界档距和控制气象条件,利用预设计算模型得到最低点应力,进而得到弧垂和线长。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采用全站仪的免棱镜模式,分别对准横担或者电塔上两个悬挂点发射激光,激光反射回来测得导线的档距和高差。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将现场观测的弧垂值与计算得到的弧垂值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不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对计算模型进行参数调整。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对计算得到的最低点应力、弧垂和线长进行实时显示,并根据相应的软导线类型选择模拟公式以进行软导线安装的多维度布局模拟。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利用OpenGL完成软导线和U形挂环、碗头挂板、BN型联板、挂板、耐张线夹和绝缘子的建模并组装之后,通过多维度布局模拟,实现弧垂显示、图形缩放和细节观察。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一种变电站软导线下料长度计算方法,步骤如下:
通过非接触式测量获得软导线的实际档距和高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锁具
- 下一篇:吸管检测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