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8351.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明;张恒;李晓;王丽;赵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3/08 | 分类号: | C25B13/08;C25B13/02;C25B1/46;C25B1/14;C25B1/16;C25B1/22;C08J5/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01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氟磺酸 离子交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全氟磺酸聚合物层,在所述全氟磺酸聚合物层表面涂布有功能表面涂层,所述的功能表面涂层由全氟聚合物组成且具有多孔粗糙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氟磺酸聚合物层厚度为50-250μm,离子交换容量为0.6-1.5mmo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表面涂层由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全氟聚合物组成,所述全氟聚合物为全氟磺酸聚合物、全氟羧酸聚合物或全氟磷酸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全氟聚合物离子交换容量为0.5-1.5mmol/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表面涂层内部和表面均为多孔粗糙结构,涂层厚度为10nm-30μm,所述功能表面涂层10μm×10μm表面粗糙度Ra值为10nm-5μm,240μm×300μm表面粗糙度Ra值为300nm-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表面涂层中孔的体积占功能表面涂层体积的5-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表面涂层在0-300g/L盐水环境中,3μL体积气泡与所述功能表面涂层粘附力为0-400μN。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全氟磺酸树脂采用挤出流延的方式得到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基膜,从而形成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前体;
(2)将步骤(1)得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基膜进行超压处理后,在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进行水解处理,转化为具备离子交换功能的全氟离子交换膜;
(3)将全氟聚合物加入到溶剂中进行均一化处理,形成全氟聚合物溶液;
(4)将造孔剂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全氟聚合物溶液中,球磨后得到分散液;
(5)将步骤(4)得到的分散液采用涂膜方式附着在步骤(2)得到的具备离子交换功能的全氟离子交换膜表面,干燥固化后通过刻蚀表面形成多孔粗糙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进行水解处理时加入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丙醇、乙醇或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造孔剂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钛、碳酸钾、碳化硅、碳酸钠、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氨酯纤维、聚偏氟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涂膜方式为喷涂、刷涂、辊涂、转印、浸渍或旋涂中的一种;所述的刻蚀是碱解、酸解或水解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工艺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3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