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熔炼废旧金属形成金属锭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8670.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京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B22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3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熔炼 废旧金属 形成 金属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熔炼废旧金属形成金属锭的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粉碎腔,所述粉碎腔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并可用来粉碎废旧金属的粉碎轮,所述粉碎腔的下侧连通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左右两侧连通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设有可封闭所述加热腔和所述粉碎腔的封闭板,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可用于接取粉碎后的废旧金属,本发明可有效提升废旧金属的回收再造利用效率,可直接把废旧金属进行粉碎后,再进过熔化淬冷,最后成型成块状以便于储存,整个装置联动性高,传动性腔,可极大的节省装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熔炼废旧金属形成金属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所使用到的金属资源也越来越多,地球资源有限,为了不浪费资源,当产品老化无法使用后,需要回收其中的金属,用来再造循环利用,可有限降低资源的浪费,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金属回收装置,都是大型自动化设备,并且是多个设备同时运作才能把废旧金属转化,能耗很高,且需要很多人工操作来完成,自动化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熔炼废旧金属形成金属锭的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可自动熔炼废旧金属形成金属锭的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粉碎腔,所述粉碎腔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并可用来粉碎废旧金属的粉碎轮,所述粉碎腔的下侧连通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左右两侧连通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设有可封闭所述加热腔和所述粉碎腔的封闭板,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可用于接取粉碎后的废旧金属,并把金属加热熔化的熔化杯,所述熔化杯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熔化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当所述熔化腔内金属液过多时,可控制所述熔化杯向右转动倒出金属液,并可控制所述封闭板封闭所述加热腔和所述粉碎腔的传动机构,所述加热腔的右侧连通设有冷却腔,所述加热腔的下侧设有开口向前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可往所述冷却腔内输送模具,并与所述粉碎轮联动的控制机构,所述冷却腔存有冷却水,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可把接取熔融金属液的模具向右运输,并进入冷却水中冷却的输送机构,所述冷却腔的上侧固设有可收集熔融金属液冷却时产生的蒸汽的收集罩,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可通过蒸汽来控制往所述冷却腔加水和排水的感应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嵌在所述加热腔左壁内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右侧电性连接设有铜管,所述铜管盘旋绕在所述熔化杯前侧、后侧和左侧三面,所述熔化杯的前后两侧均固设有支撑轴,所述加热腔的后侧开设有从动腔,位于前侧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加热腔前壁转动连接,位于后侧所述支撑轴向后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从动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从动腔前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扭簧,所述转动腔的后壁上转动设有旋转轴,所述封闭板固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上,所述旋转轴向后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从动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第二蜗杆,所述从动腔的左右壁上均转动设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均与所述从动腔的底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蜗杆螺纹相反,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腔的底壁上固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内开设有引流腔,所述引流板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冷却腔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设在所述传动腔后壁上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周上固设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外周上固设有推动杆,所述传动腔的右壁上固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推动杆后侧,所述传动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冷却腔的左壁上固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模具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上,所述传动腔的后侧开设有动力腔,所述传动轴向后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第三蜗轮,所述动力腔的右壁上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动力连接设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三蜗轮啮合,所述模具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模具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京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京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体式悬挂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及其加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