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8725.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一;马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行为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网络行为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单位时间窗内目标主体网络行为的行为数据并映射为行为图像,得到待检测图像;获取历史单位时间窗内目标主体网络行为的行为数据并映射为行为图像,得到历史图像;提取待检测图像的特征向量,得到待检测特征向量,提取历史图像的特征向量,得到历史特征向量;将历史特征向量组输入至预设的行为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特征向量;比对待检测特征向量和预测特征向量,以确定待检测单位时间窗内目标主体网络行为是否存在异常。通过本发明,能够提升对未知异常行为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常网络行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世界不断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相关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网络攻击模式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在防御方面,目前针对已知威胁的发现和处置游刃有余,而面对未知威胁往往办法不多,大多需要依靠安全人员的经验和已有工具或产品来分析,而这些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业界需求。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及其分支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尝试解决网络安全中的问题。人工智能可凭借自动化、智能化及大规模运算能力等优势,快速检测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次事件,以发现安全威胁。
在现有技术中,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异常网络行为的检测时,通常是根据人工经验抽取网络行为的特征,具体包括专家利用经验从IP、域名、UA、时间等多种维度定义特征,抽取后拼接为特征向量,人工智能模型基于该特征向量来进行网络行为的检测。
但是该检测网络不仅非常耗费人力成本,而且由于行为模型和安全事件不断变化,人工经验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覆盖不全,应对未知威胁能力较差,使得对未知异常行为的检出准确度并不高。
因此,提供一种网络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提升对未知异常行为检测的准确度,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行为的检测方法。
该网络行为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单位时间窗内目标主体网络行为的行为数据,得到待检测行为数据组;获取历史单位时间窗内目标主体网络行为的行为数据,得到历史行为数据组;将待检测行为数据组按照预设的映射规则映射为行为图像,得到待检测图像,将历史行为数据组按照映射规则映射为行为图像,得到历史图像;提取待检测图像的特征向量,得到待检测特征向量,提取历史图像的特征向量,得到历史特征向量;将历史特征向量组输入至预设的行为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特征向量,历史特征向量组包括多个连续的历史单位时间窗对应的历史特征向量;比对待检测特征向量和预测特征向量,以确定待检测单位时间窗内目标主体网络行为是否存在异常。
进一步地,提取行为图像的特征向量的步骤包括:建立初始自编码器,其中,初始自编码器包括输入层、编码层、反编码层和输出层;获取训练行为图像,并将训练行为图像分别作为初始自编码器的输入层的输入和输出层的输出,对初始自编码器进行训练,得到目标自编码器;获取验证行为图像,将验证行为图像作为目标自编码器的输入层的输入,得到目标自编码器的输出层的输出;通过验证行为图像与目标自编码器的输出层的输出进行比对,判断目标自编码器是否满足要求;当目标自编码器满足要求时,将行为图像作为目标自编码器的输入层的输入,获取目标自编码器的编码层的输出,以得到行为图像的特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