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工件边部进行环保UV腻子填充的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8812.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9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雄杰;杨江宁;杜亚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龙洋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18 | 分类号: | B27N3/18;B27N7/00;B27M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虹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进行 环保 uv 腻子 填充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工件边部进行环保UV腻子填充的设备及工艺,包括机架、传送底板、动力系统、双边粗铣边系统、双边喷涂系统、双边精铣边系统、包覆系统和紫外灯照射系统,采用本系统进行UV腻子填充时先上料、粗铣边、UV腻子填充然后精铣边,最后包覆。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一道基底纸封边的加工工序,对产线的工序减少,效率预计提高25%,人工成本下降20%;因为减少了一道封边工序,产品制程划伤,损坏的概率降低,提高了产品一次合格率,预计减少因划伤导致的产品报废和正常值相比至少3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工件边部进行环保UV腻子填充的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在家具生产加工过程中,刨花板材料约占产品用材的80%左右。而刨花板自身的缺陷是锯开后,边部有大量孔洞,颗粒感很严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封边处理,目前有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1)边部直接封0.4-1.5mm厚的ABS。
(2)边部封0.3mm厚基部纸,之后通过把0.1mm厚的饰面纸对产品部件进行包覆。
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通过封边机,一方面,从减短生产工序的需要上看,部件经过基部纸的封边后,需要物料“倒流”回到包覆工序,这导致生产该类部件按目前设备布局,需回流,物料不顺畅。另一方面,长期使用边部0.3mm厚基部纸做板件边部平衡层,之后再用饰面纸包覆,这从工序成本上,需要多经过1道封边的工序。而且经过的工序越多,产品划伤,损伤越多,导致产品的合格率较低,因此需要研究改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工件边部进行环保UV腻子填充的设备及工艺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对工件边部进行环保UV腻子填充的设备,包括机架、传送底板、动力系统、双边粗铣边系统、双边喷涂系统、双边精铣边系统、包覆系统和紫外灯照射系统,所述传送底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传送底板前端设置进料口,尾端设置出料口,所述传送底板上设有传送滚筒,由动力系统驱动传送滚筒带动工件前行,所述进料口的下游位于传送底板的两侧设有双边粗铣边系统,所述双边粗铣边系统下游位于传送底板的两侧设有双边喷涂系统,所述双边喷涂系统的下游位于传送底板的两侧设有双边精铣边系统,所述双边精铣边系统的下游为包覆系统,所述包覆系统的下游为出料口,所述紫外灯照射系统位于传送底板上方且位于双边喷涂系统下游,对填充UV腻子后的工件进行紫外固化;
所述双边粗铣边系统包括左粗铣边刀和右铣边刀,所述左粗铣边刀和右铣边刀由动力系统驱动运行;
所述双边喷涂系统包括左喷头和右喷头,所述左喷头和右喷头由动力系统驱动运行;所述双边精铣边系统包括左精铣边刀和右精铣边刀,所述左精铣边刀和右精铣边刀由动力系统驱动运行;
所述传送底板、动力系统、双边粗铣边系统、双边喷涂系统、双边精铣边系统和包覆系统与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连接,由所述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控制运行。
进一步地,为便于纠正工件位置,提高加工精度,所述进料口两边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一端与传送底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底板与挡料板的一端通过弹簧复位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传送底板上设有滑槽,挡料板底部设有配套的滑块,所述滑块插置在滑槽中往复滑动,所述挡料板的背部与传送底板侧边缘之间这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双边精铣边系统上游还设有工件硬度感应器,对填充后UV腻子并固化的工件边部进行硬度监测。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设备对工件边部进行环保UV腻子填充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上料:将工件置于进料口,进料口根据工件大小自动调整挡料板位置,保证工件位于传送底板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龙洋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龙洋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