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麻二酚在制备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8931.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袁泉;柯博文;于朝晖;常坦然;赵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05 | 分类号: | A61K31/05;A61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61004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麻 制备 促进 口腔 黏膜 愈合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大麻二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溶剂合物在制备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创造性地发现可以将大麻二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溶剂合物用于制备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药物中,其对口腔黏膜角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增殖、迁移作用以及抑制口腔黏膜角质细胞过度焦亡的作用;其对口腔溃疡模型小鼠的口腔黏膜促愈合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发现,其对诱发炎症的角质细胞多数基因都有下调作用,尤其是对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的相关基因均有明显下调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新策略,尤其涉及大麻二酚在制备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口腔黏膜的炎症性病损,累及上皮及上皮下结缔组织(固有层),疼痛剧烈,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为病因不明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目前尚无稳定、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处理多为对症治疗,以减缓疼痛、促进愈合为主,如口腔冲洗,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痛药、激素等。近年来,学者们陆续提出采用生长因子、抗炎物质、免疫调节剂、抗辐射药物等来预防和治疗,大多仍处于临床前阶段,且多数生长因子具有潜在的促进癌细胞生长的风险。
CN101468039B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粘膜病的复方双层缓释药膜的制备方法,是以冰片、人工牛黄、替硝唑、盐酸达克罗宁、吐温-80、甘油、糖精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等原料制成的。这种复方双层缓释药膜克服了中西药单方、单层膜的缺点,耐用持久,疗效明显,有促进口腔病变处愈合之功效。双层膜与单层膜相比,由单层释药变为双层释药,使药物限于局部与病变部位接触,减少了药物外流,降低口腔药物异味。
CN104189165A公开了一种针对口腔粘膜溃疡的中药制剂,其配方中各组成部分的质量配比是:大黄500~700g;芒硝500~700g;甘草500~700g;栀子200~400g;黄芩200~400g;薄荷200~400g;连翘1100~1300g。其直接作用于粘膜,药物吸收快,疗效明显,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阻止渗液溢出、止血止痛、消炎抑菌、促进肉芽组织和粘膜组织的形成皮肤粘膜组织愈合和修复快等特点。
CN106692201A公开了一种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括贻贝软组织提取物和真菌多糖。本发明的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组合物可以阻断外源因素导致的辐射损伤,具有超强的抗辐射作用,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同时促进口腔黏膜组织再生与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消炎止痛。本发明温和、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无使用依赖性。
大麻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大麻素,大麻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大麻素有四氢次大麻酚(THCV)、大麻二酚(CBD)、次大麻二酚(CBDV)、大麻萜酚(CBG)等。其中大麻二酚作为一种非精神作用类的成分,在抗肿瘤、神经系统保护、免疫调节和抗炎抗氧化等多方面具有药用价值。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大麻素的药理研究以及药物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口腔领域尤其是促进口腔黏膜愈合方面研究甚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新策略,尤其提供大麻二酚在制备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大麻二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溶剂合物在制备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创造性地发现可以将大麻二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溶剂合物用于制备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药物中,通过大麻二酚对人口腔角质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探究和口腔溃疡模型小鼠治疗效果的探究发现,其对口腔黏膜角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增殖、迁移作用以及抑制口腔黏膜角质细胞过度焦亡的作用,且这三种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其对口腔溃疡模型小鼠的口腔黏膜促愈合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发现,其对诱发炎症的角质细胞多数基因都有下调趋势,尤其是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的相关基因均有明显下调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车检查防坠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品位金矿生物堆淋提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