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松的生产方法及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9735.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维玲 |
主分类号: | A23L17/10 | 分类号: | A23L17/10;A23L33/10;A21D13/06;A21D2/34;A23G3/36 |
代理公司: | 双鸭山欣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3 | 代理人: | 黄志坚 |
地址: | 1557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松 生产 方法 制品 | ||
一种鱼松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原料预处理、去皮、脱腥、蒸煮、翻炒、鱼油自作、鱼骨粉制备、辅料制备、添加配料、包装;该鱼松的生产方法,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充分保留鱼肉特有的营养成分,其特点是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和维生素等含量高,并且其所含的蛋白质多属可溶性,脂肪熔点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鱼松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鱼松饼干、鱼松糖等制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色泽与口感俱佳;鱼骨里含有丰富的钙和微量元素,经常吃可以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鱼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鱼松的生产方法及制品。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尤其是一些鱼米之乡,在过去一些人们做鱼类的菜有一种独特的烘焙加工做法,当天吃不完的鱼类菜品,为了便于存放、防止发霉变质,把吃剩的鱼再加一点盐用柴火铁锅小火烘干成黑褐色,形状像绒毛一样人们称之为鱼松,这种鱼松即香味浓郁、独特,又能长时间存放;如今我国北方地区,这种鱼松已经成为了地方的一大特色、一种饮食文化;但现有的鱼松制作方法存在鱼肉的异腥味去除不彻底,口感不佳,鱼松不够酥软易板结等不足;而且,现有的鱼松产品单一,衍生产品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松的生产方法及制品,该鱼松的生产方法,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充分保留鱼肉特有的营养成分,其特点是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和维生素等含量高,并且其所含的蛋白质多属可溶性,达到了脂肪熔点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目的;利用鱼松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鱼松饼干、鱼松糖等制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色泽与口感俱佳;鱼骨里含有丰富的钙和微量元素,经常吃可以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鱼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松的生产方法,所述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原料预处理:选用新鲜或经过0℃的流水解冻的鲤鱼、鲢鱼、胖头鱼、怀头鱼,去鳞、清除内脏和鱼鳃、剪掉鱼鳍,内脏不要扔,清洗干净后,收集待用;
(2)去皮:将鱼表皮及皮下脂肪切除待用;
(3)脱腥:将待用的内脏及鱼皮置于脱腥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沥干待用;
(4)蒸煮: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鱼放到用柴火加热的铁锅中,加入定量的水,放入料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后取出料包,继续小火慢炖,直至锅中汤液与鱼持平;
(5)翻炒:将步骤(4)锅中剩余的材料不断翻炒以免烘焦,翻炒过程中把锅内鱼骨、鱼刺挑出来待用;
(6)鱼油自作:在步骤(4)进行的同时,另起一锅,锅中加入适量大豆油,将步骤(3)脱腥后的鱼皮及内脏放入锅中,小火煎制,直至鱼油会一点一点的被逼出来,关火后将鱼油盛放在干净的容器中静置,然后将清油过滤出来,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后待用;
(7)鱼骨粉制备:将步骤(5)中跳出来的鱼骨和鱼刺粉碎后,加入研磨机,研磨至粉状,过120目筛,即得到鱼骨粉待用;
(8)辅料制备:将炒熟的花生、芝麻按比例1:1加入研磨机,研磨至粉状,过120目筛后待用;
(9)添加配料:在步骤(5)翻炒的过程中,加入步骤(6)得到的鱼油、步骤(7)得到的鱼骨粉、步骤(8)得到的辅料与锅中的材料一同翻炒,炒干至含水量10%,出锅即得鱼松;
(10)包装:鱼松冷却至室温后用复合薄膜真空包装得鱼松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维玲,未经黄维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9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