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混凝土应力状态的模型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1065.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曾敏;朱爱珠;田知典;胡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G01N1/28;G01N3/00;G01N3/0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尚威;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混凝土 应力 状态 模型 试验 方法 | ||
1.一种模拟混凝土应力状态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UHPC湿接缝段(3)、预应力螺纹钢筋(10)、固定铰支座(7)、滑动铰支座(8)和纵向钢筋(9);
UHPC湿接缝段(3)位于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之间;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的截面相同,均为凸字形,截面下部宽度较宽的部分为翼缘板,截面上部宽度较窄的部分为腹板;多个纵向钢筋(9)沿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的轴向布置于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的翼缘板内,纵向钢筋(9)两端分别锚固于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外端部,以将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连接;
预应力螺纹钢筋(10)沿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的轴向布置于腹板内,且位于凸字形截面中心偏上的位置;预应力螺纹钢筋(10)两端分别锚固于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外端部;其中,通过预应力螺纹钢筋(10)的偏心布置产生偏心张拉预应力,采用凸字形截面使得压应力更容易集中在腹板顶面,而拉应力更容易集中在翼缘板底面;
第一混凝土预制段(1)的外端部固定于固定铰支座(7)上,第二混凝土预制段(2)的外端部固定于滑动铰支座(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混凝土应力状态的模型,其特征在于,预应力螺纹钢筋(10)的位置根据截面的中性轴位置确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混凝土应力状态的模型,其特征在于,设翼缘板宽度为b1,翼缘板厚度为h1,腹板厚度为b2,腹板高度为h2,湿接缝界面最大压应力σmin为最大拉应力σmax的n倍,m为预应力筋到中性轴的截面垂直距离;
当截面中性轴位于腹板-翼缘板分界线时:
σmin=-nσmax (3)
则需在模型两端施加一个到中性轴距离为m的偏心压力F,从而得到截面最大压应力与最大拉应力之比;
其中,I1是截面的中性轴位于腹板内时截面相对中性轴的惯性矩,F是通过预应力螺纹钢筋(10)在模型两端施加的到中性轴距离为m的偏心压力;
将实际工程中的施工阶段湿接缝截面的最大拉压应力值作为σmax和σmin的值,按照式(1)~式(4)选定截面尺寸b1、b2、h1、h2,再将式(1)代入式(4)求解m,得到预应力螺纹钢筋(10)的位置,最后通过式(5)和式(6)得到具体的预应力筋张拉力值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0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