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LC安全实时监控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1269.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丁琦;张鲁国;何骏;刘武忠;乔少虎;马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红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lc 安全 实时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PLC安全实时监控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分析PLC的各项输入和输出,根据所述各项输入和输出的取值范围和关联逻辑关系,设定安全检测规则,并存储在实时监控模块中;在PLC运行时,使用实时监控模块,根据安全检测规则对PLC的各项输入和输出进行监测,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以保证PLC系统的安全运行。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由于引脚配置异常改变引起的PLC安全问题,还可以检测PLC执行程序过程发生的异常情况,与现有安全PLC相比,可以进一步加强PLC的安全防护,使PLC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和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LC安全实时监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或者叫工控系统,是国家工业体系和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控系统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社会稳定。
自伊朗核电站遭受“震网”病毒攻击事件以来,工控系统逐渐成为攻击者的重要攻击目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工业控制系统中重要的基础性控制设备, 其面临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2016年11月,研究者阿巴斯和哈舍米发现一种利用漏洞攻击的方法,甚至不用对PLC固件或逻辑做任何更改,只需要操作一下设备的输入输出(I/O),就能使攻击者不触发任何警报地控制PLC。他们发现了两种引脚控制攻击方法。其一,是修改引脚配置,允许PLC上恶意软件将引脚状态从输入变成输出或者相反。其二,引脚复用,与第一种方法类似,只不过修改的是同一根引脚的功用。受到这样的攻击后,PLC应用系统不会产生任何报错,却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这类攻击,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护方法。现有技术中的安全PLC通常是具有两个或者多个CPU,每个CPU分别执行相同的应用程序,然后把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执行结果一致,就输出这个执行结果,否则可以使系统停机或切换到安全状态。这种方式并不能检查出输入输出配置的异常。现有技术中对输入输出的防护主要考虑的是对I/O引脚的外在保护,对于由内部的引脚配置改变引起的异常也起不到防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利用PLC应用系统漏洞对PLC进行的引脚控制攻击,提供一种PLC安全实时监控方法和系统,通过对PLC的输入输出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基于规则的检测,防止由于引脚配置异常改变引起的PLC安全问题,加强PLC的安全防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PLC安全实时监控方法,其中,PLC应用系统中包括实时监控模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阶段:
S1、分析PLC的各项输入和输出,根据所述各项输入和输出的取值范围和关联逻辑关系,设定安全检测规则,并将所述安全检测规则存储在所述实时监控模块中;
运行阶段:
S2、当PLC启动时,所述实时监控模块开始运行;
S3、当PLC在输入采样阶段时,所述实时监控模块从PLC的输入模块读取输入数据,并判断所述输入数据是否符合所述安全检测规则;如果符合则执行S4,如果不符合则执行S6;
S4、当PLC进入输出刷新阶段,且在PLC向受其控制的设备输出之前,所述实时监控模块从PLC的输出模块读取输出数据,并判断所述输出数据是否符合所述安全检测规则;如果符合则执行S5,如果不符合则执行S6;
S5、PLC正常输出,然后进入下一个扫描周期,执行S3;
S6、所述实时监控模块向PLC报警,PLC进行应急响应。
基于上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01、分析PLC的各项输入和输出,根据所述各项输入和输出的物理性质以及所述PLC应用系统的要求,确定所述各项输入和输出的取值范围,组成第一安全规则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