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式通信业务流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1512.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唐锦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欧秋望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式 通信 业务流程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链式通信业务流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链式通信任务流程控制方法包括:根据业务请求,获取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通信任务链,所述通信任务链包括实现所述业务请求的多个通信任务和每个所述通信任务对应的任务逻辑;执行所述通信任务链,当所述通信任务链中的一个所述通信任务执行结束后,根据已执行结束的所述通信任务的执行结果处理已执行结束的所述通信任务对应的所述任务逻辑,并根据所述任务逻辑的处理结果确定继续执行所述通信任务链中的其它所述通信任务或者中断执行所述通信任务链或者触发新的业务请求。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控制通信业务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任务流程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链式通信业务流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设备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大多采用SNMP、TR069或者自定义协议进行通信,在这些通信协议中只定义单一的命令(如SNMP中的Get、Set、Trap命令等)或远程操作方法(如TR069中的GetParameterValues、SetParameterValues等RPC方法),而网络管理系统自身需要根据用户的操作管理需求,对多个命令或RPC方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通信任务流程以完整完成用户的某个操作请求,例如进行设备固件升级操作,需要首先查询设备版本号,与用户设定的期待升级版本号比较是否吻合,然后才能发起固件升级操作,固件升级完成之后,需要根据用户设定,是否发起激活该固件的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在一个通信任务流程中完成。而这些通信协议规范中没有定义这些通信任务流程。
况且,网络管理系统本身业务功能复杂,用户也可能同时发起多个通信任务流程,不能简单定义一些流程,需要根据业务情况进行通信任务的增加、跳过,因此使得通信任务流程的控制变得异常复杂。
传统的控制方法是在通信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加入逻辑判断,以决定下一步执行何种通信任务,然而这样就缺乏对通信任务流程上下文的控制,缺乏完整性,无法做到对用户操作请求的完整控制。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控制通信任务流程。要解决此问题,就要引入一种通信任务流程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链式通信业务流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有效地控制通信业务流程。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链式通信业务流程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根据业务请求,获取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通信任务链,所述通信任务链包括实现所述业务请求的多个通信任务和每个所述通信任务对应的任务逻辑;
执行所述通信任务链,当所述通信任务链中的一个所述通信任务执行结束后,根据已执行结束的所述通信任务的执行结果,处理已执行结束的所述通信任务对应的所述任务逻辑,并根据所述任务逻辑的处理结果确定继续执行所述通信任务链中的其它所述通信任务或者中断执行所述通信任务链或者触发新的业务请求。
针对不同种类的业务请求,预先根据通信协议,确定实现每种业务请求所需执行的通信任务,并确定实现每种业务请求所需执行的每个通信任务对应的任务逻辑,将所确定的通信任务和任务逻辑结合形成通信任务链。执行完一个通信任务链后即完成了对应的业务请求。
网络管理系统根据业务请求,获取预先形成的该业务请求对应的通信任务链,执行所获取的通信任务链,即可完成业务请求。
根据不同的业务请求,采用获取预先形成的通信任务链并执行所获取的通信任务链以完成业务请求的方式,可以将通信协议所规定的命令或操作方法进行有机的整合,有利于实现通信业务流程的控制,提高网络管理系统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效率。而且因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链式通信业务流程控制方法并没有对通信协议进行篡改,仅依照通信协议对通信任务和任务逻辑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所以具备一定的兼容性,不同厂家的通信设备、不同通信协议、不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管理系统均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组网主控装置
- 下一篇:材料样本出入库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