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碳纤维轮毂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1879.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廖元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艾可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B21/10;B60B3/00;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碳纤维 轮毂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碳纤维轮毂,包括有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轮毂本体,毂部凹设的凹槽内埋设有金属盘,金属盘设中心孔和螺栓连接孔,毂部内设第一内空腔,毂部设连通第一内空腔的吹气孔,轮辐一体连接于毂部,轮辐内设连通第一内空腔的第二内空腔;轮辐连接轮辋的上轮缘和上胎圈座,上轮缘设第三内空腔,上胎圈座设第四内空腔,第二内空腔、第三内空腔和第四内空腔两两连通;其能够实现轻量化,且保证其结构强度和韧性,也使得轮毂具有较好的抗撞击性和防腐蚀性能,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中空碳纤维轮毂的制作方法,包括有准备步骤、贴纤维布步骤、合模固化成型步骤和取出步骤,其缩短轮毂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中空碳纤维轮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并其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
现有的汽车轮毂大多数采用钢材或铝合金通过铸造或锻造的方式制作一体成型而 成,这样制成的汽车轮毂轮毂重量大。还有,现有的轮毂一般由轮辐和轮辋组成,其轮辐一般为实心的杆状,虽然保证轮辐的支撑力,但是增加了轮毂的重量。另外,现有的轮毂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因此,本发明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中空碳纤维轮毂及其制作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碳纤维轮毂及其制作方法,其能够实现轻量化,且保证其结构强度和韧性,也使得轮毂具有较好的抗撞击性和防腐蚀性能,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并将原本复杂的生产工艺有效地分解为简单易操作的步骤,缩短轮毂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碳纤维轮毂,包括有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包括有一毂部、一轮辋以及若干轮辐,其中:
所述毂部的上端面往下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埋设有金属盘,所述金属盘上开设有中心孔以及环形分布于中心孔外围的若干螺栓连接孔,所述毂部内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第一内空腔,所述毂部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吹气孔,每一第一内空腔对应设置一吹气孔,每一吹气孔连通相应的第一内空腔;
所有轮辐的内端均一体连接于毂部,每一轮辐内均设置有一第二内空腔,每一第二内空腔的内端分别连通相应的一第一内空腔;
所述轮辋包括有自上而下一体连接的上轮缘、上胎圈座、深槽部、下胎圈座以及下轮缘,所有轮辐的外端均一体连接于上轮缘和上胎圈座,所述上轮缘内设置有第三内空腔,所述上胎圈座内设置有第四内空腔,每一第二内空腔的外端均连通第三内空腔和第四内空腔,所述第三内空腔连通第四内空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胎圈座上开设有贯穿其内外侧的气门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第一内空腔位于相邻的螺栓连接孔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轮辐的数量大于螺栓连接孔的数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轮辐的数量等于螺栓连接孔与第一内空腔的数量之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盘为铝合金盘。
一种中空碳纤维轮毂的制作方法,其基于所述的中空碳纤维轮毂;包括有如下步骤:
(1)准备步骤:准备上模、下模、异形风管以及已裁好相应尺寸的碳纤维预浸布;
(2)贴纤维布步骤:分别于上模以及下模上贴一层碳纤维预浸布,贴完后进行预抽真空;预抽完后进行逐层贴碳纤维预浸布,每贴若干层碳纤维预浸布需要预抽一次;
(3)铺设异型风管步骤:在完成贴碳纤维预浸布步骤后,将异型风管铺设在内空腔所对应的碳纤维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艾可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艾可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