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二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077.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勇;谭甲辉;李哲;杨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88;C09K11/06;H01L51/50;H01L51/54;B82Y2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方良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发光二极管 | ||
本发明属于显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客体量子点材料;主体有机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有机发光材料连接有化学官能团,所述主体有机发光材料通过所述化学官能团与所述客体量子点材料的表面相结合。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中主体有机发光材料以配体的方式、且以化学键附着在量子点表面,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能量转移效率,该复合材料用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最终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为了解决发光材料自淬灭问题,以及发光层对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差异问题,一般采用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混合的技术。主体材料在成分比例上占主要部分,而客体材料是次要部分。主体材料主要负责载流子的传输和复合形成激子,而激子通过能量转移的方式转移到客体材料上,而客体材料通过辐射弛豫的方式复合释放出光子,最终达到了电致发光的目的。
OLED传统客体材料一般是选用有机发光材料,而主客体材料之间的能量是通过分子间的转移来实现的。而量子点作为优异的发光材料,具有半峰宽窄、化学稳定性好、溶解性好等优点,是替代有机发光类客体材料的良好材料。但是量子点尺寸较大,一般在5-10nm,同时量子点表面通常会有一层长链(18碳的直链)有机配体的保护。而主客体之间的能量转移是和两则之间的空间距离紧密相关,距离越远能量转移效率越低。由于量子点自身为了提高光学性能的目的表面的保护层较厚,因此主体到量子点的能量转移效率收到很大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主体材料与量子点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需要减小两则之间的物理接触间距。根据量子点结构的特点,量子点表面通常有一层有机配体的保护,配体一般是在一端有提供电子的官能团的直链的长链有机物,增加官能团的目的是为了以化学键的形式附着在量子点表面上。而有机配体一方面由于是直链饱和烷烃化合物,因此载流子传导性较差;另一个方面有机配体是长链配体,一般长度在0.5~1.2nm之间。因此主体材料和量子点之间的物理接触距离相比有机分子客体大大增加,会导致能力转移效率显著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主体有机发光材料难以和客体量子点材料之间能量转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主体有机发光材料加入含有客体量子点材料的溶液中,并进行加热处理,以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主体有机发光材料连接有化学官能团,所述化学官能团为与所述客体量子点材料相结合的结合基团。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一种有效缩短主体有机发光材料与客体量子点之间接触距离的方法,通过将连接有化学官能团的主体有机发光材料与客体量子点材料反应,把主体有机发光材料以配体的方式、且以化学键附着在量子点表面,这样可以成功规避初始配体的阻隔,大大缩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能量转移效率,将这样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用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可以提高发光层的电导性,有效降低了发光层的电压降,从而降低了量子点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概率、主体脱离风险以及激子被电场离解的可能性,最终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包括客体量子点材料;主体有机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有机发光材料连接有化学官能团,所述主体有机发光材料通过所述化学官能团与所述客体量子点材料的表面相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