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隔热防静电膜及制备方法、复合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2539.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宣宣;何宇;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柔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4 | 分类号: | C08L1/04;C08L33/04;C08L63/00;C08L83/12;C08K3/22;C08K3/32;C08K5/132;C08J5/18;C09D101/04;C09D133/04;C09D5/24;C09D7/61;C08J7/044;B3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隔热 静电 制备 方法 复合 | ||
1.一种透明隔热防静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ATO 1-30份,TEMPO氧化的纳米纤维素纤维30-90份,水性成膜剂10-60份,分散剂1-5份;所述TEMPO氧化的纳米纤维素纤维的直径为2-3nm,长度为30-100μm;所述水性成膜剂为硅丙树脂、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隔热防静电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紫外线吸收剂0.1-2份,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隔热防静电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泡剂0.1-2份,所述消泡剂为聚硅氧烷—聚醚共聚乳液型消泡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隔热防静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热防静电膜的厚度为2-100μ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隔热防静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纳米ATO、水和分散剂放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纳米ATO分散液;
2)向纳米ATO分散液中加TEMPO氧化的纳米纤维素纤维,继续搅拌分散5-12h,得到混合分散液;
3)向混合分散液中加入水性成膜剂,继续搅拌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剂稀释液低速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浆料;
4)将上述浆料涂布在基材上,送至烘箱烘干后,剥离基材,卷取得到所述透明隔热防静电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明隔热防静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向纳米ATO分散液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明隔热防静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向混合分散液中加入分散剂稀释液搅拌分散均匀后,采用真空脱泡或者加入消泡剂后缓慢搅拌脱泡,得到浆料。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明隔热防静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搅拌的转速为10000-45000r/min,步骤2)中搅拌的转速为5000-10000r/min;步骤3)中得到的浆料的粘度为900-1800mPa·s。
9.一种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材以及贴于所述透明基材上的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透明隔热防静电膜;所述透明基材为PC透明薄膜、PET透明薄膜、PMMA透明薄膜、PA透明薄膜、PS透明薄膜、PE透明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纳米ATO、水和分散剂放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纳米ATO分散液;
2)向纳米ATO分散液中加TEMPO氧化的纳米纤维素纤维,继续搅拌分散5-12h,得到混合分散液;
3)向混合分散液中加入水性成膜剂,继续搅拌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剂稀释液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浆料;
4)将上述浆料涂布在透明基材上,送至烘箱烘干后,卷取得到所述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柔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柔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5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