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梯的轿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625.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郝燕华;熊奎;王誉;费麒;罗贤林;王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梯的轿底,属于电梯技术领域。该轿底包括中框架和设在中框架两侧的侧框架,所述侧框架与中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框架和中框架的内侧并排设有若干增重加强部件。在U型加强筋、端板和平封板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满混凝土和铁矿石,有助于提高增重加强部件的强度和重量,有助于提高轿底的强度和重量,有助于增大轿厢的重量,有助于降低钢材使用量和降低轿厢及整个电梯的制造成本。侧框架与中框架可拆卸连接,方便制作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梯的轿底,属于电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电梯是一种解决汽车垂直运输问题的特殊电梯。作为重要的汽车垂直运输工具,和传统的汽车坡道相比,汽车电梯能节省80%的建筑面积和两倍以上的汽车周转效率。按照GB7588-2003要求,电梯曳引力的三个最不利工况(轿厢装载工况,轿厢滞留工况,紧急制动工况)都应该得到充分满足。为了满足曳引力要求,整个电梯的轿厢重量一般要求达到额定载重的1.2倍以上,才能保证电梯曳引力计算的要求。为满足曳引力的计算要求,通常会采用增加钢材或者采用补偿链的方式来增加轿厢的重量,这会导致轿厢及整个电梯的制造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梯的轿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汽车电梯的轿底,包括中框架和设在中框架两侧的侧框架,所述侧框架与中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框架和中框架的内侧并排设有若干增重加强部件。
所述中框架、侧框架均为采用槽钢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
所述中框架、侧框架上均设有底板。
所述底板为花纹钢板,其厚度不小于5mm。
所述增重加强部件与中框架或侧框架焊接连接。
所述增重加强部件包括U型加强筋,U型加强筋的两端均设有端板,U型加强筋的U型开口端设有平封板,U型加强筋、端板和平封板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腔,该密封空腔内设有增重组件。
所述U型加强筋的U型开口端的外侧设有连接板。
所述平封板位于底板的下侧,并抵靠在底板上。
所述增重组件为混凝土,且混凝土填满整个U型加强筋、端板和平封板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
所述混凝土中掺杂有铁矿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U型加强筋、端板和平封板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满混凝土和铁矿石,有助于提高增重加强部件的强度和重量,有助于提高轿底的强度和重量,有助于增大轿厢的重量,有助于降低钢材使用量和降低轿厢及整个电梯的制造成本。侧框架与中框架可拆卸连接,方便制作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增重加强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框架,2-侧框架,3-增重加强部件,30-U型加强筋,300-连接板,31-平封板,32-增重组件,33-端板,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机超声波加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外开隔热断桥窗纱一体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