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热成形加热工艺窗口的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及其制备和热冲压成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2732.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崔磊;晋家春;孙立;陈乐;刘永刚;詹华;周世龙;王蕾;谷海荣;计遥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2C38/32;C21D8/02;C21D1/26;C21D1/74;C21D3/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婷婷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加热 工艺 窗口 cr al si 合金 体系 钢板 及其 制备 冲压 | ||
1.一种具有宽热成形加热工艺窗口的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其特征在于,涂覆钢带所用液浴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5-11%Si、0-4%Fe、0.05-0.8%Cr,剩余部分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涂覆层厚度为10-33μm;
所述具有宽热成形加热工艺窗口的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在热冲压后形成的镀层结构由基础钢向外依次为:
(1)相互扩散层Fe3Al层;
(2)中间层与金属间化合物层:该层为FeAl3层中含有FeAl或τ1或τ2的不连续次生相金属间化合物,或者Fe2Al5层中含有FeAl或τ1或τ2的不连续次生相金属间化合物;
(3)表层未完全合金化的Al层,Al层中固溶Fe和Si,该层厚度≤5μm;
所述具有宽热成形加热工艺窗口的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的成品组织全脱碳层厚度稳定在25~40μm,半脱碳层厚度控制在5μm~15μm;
所述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的基板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18-0.35%,Si:≤0.5%,Mn:0.5-1.5%,P:≤0.020%,S:≤0.010%,Cr:≤0.50%,Al:0.01-0.06%,Ti:≤0.04%,Nb:≤0.06%,V:≤0.06%,Mo:≤0.5%,B:≤0.005%,且Nb+V≥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宽热成形加热工艺窗口的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炼钢→铸坯→热轧→酸洗冷轧→退火→涂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轧层流冷却采用前段冷却,并在层流冷却段采用侧喷气体处理,热轧卷取温度600~700℃;热卷脱碳层厚度为8~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1.6~2.5mm厚度的钢卷,退火温度为780-820℃,退火时间为6min~10min,炉内加热段为微氧化性气氛,均热段为还原性气氛,加热段露点控制在-30℃~10℃,均热段露点≤-30℃;对于厚度<1.6mm厚度的钢卷,在其退火工艺段,退火温度为750-800℃,退火时时间为4min~8min,炉内加热段为微氧化性气氛,均热段为还原性气氛,加热段露点控制在-30℃~10℃,均热段露点≤-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宽热成形加热工艺窗口的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的热冲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厚度小于等于1.8mm的涂覆钢板,则温度和时间限定在ABCD坐标内,A(2min,950℃)、B(5min,950℃)、C(13min,880℃)、D(3min,880℃),其中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宽热成形加热工艺窗口的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的热冲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厚度小于等于1.8mm的涂覆钢板,温度和时间限定在AA1D1D坐标内,A(2min,950℃)、A1(2.5min,950℃)、D1(4.5min,880℃)、D(3min、880℃),得到表层为未完全合金化Al层仍具有较高粗糙度的冲压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宽热成形加热工艺窗口的Cr-Al-Si合金体系涂覆钢板的热冲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厚度大于1.8mm且不超过3.0mm的涂覆钢板,则温度和时间限定在EFGH坐标内,E(2.5min、970℃)、F(7min,970℃)、G(13min、900℃)、H(4min、900℃),其中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7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