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车内除甲醛空气净化治理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739.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龙;夏宗炜;徐金陵;张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合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82;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139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甲醛 空气净化 治理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车内除甲醛空气净化治理施工工艺,涉及空气净化治理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速效复合甲醛净溶液对室内的全部墙壁、顶棚进行表面喷涂处理,每平方米使用量为15ml‑25ml;(2)使用纳米净化处理剂对室内的空气喷洒以及对家具、内饰板进行全面喷涂处理,每平方米使用量为15ml‑25ml。本发明提供的室内/车内除甲醛空气净化治理施工工艺,同时从根源上减少甲醛的释放和去除释放出的甲醛两方面入手,对室内甲醛的去除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车内除甲醛 空气净化治理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室内装修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 和TVOC等。这些室内有害气体的常见污染源包括墙壁装饰材料(油漆、涂料、 壁纸、壁布、挂件等)、顶棚装饰材料(涂料、吊顶板、吊顶装饰件等)、地面装 饰材料(地砖、地板。地毯、地胶、地坪漆、地坪涂料等)、室内家具(沙发、 窗帘、衣柜、档案柜、桌椅、摆挂件、门窗、床等),这些材料都会释放大量的 甲醛、苯系物、氨等有害气体。
甲醛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流泪、喉部不适、恶心呕吐、咳嗽、 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是一类致癌物,是有毒、有害的污染物。现有的去除甲 醛的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根源上减少甲醛的释放,另一方面是 去除释放出的甲醛。前者对应到实际的装修中,第一可以尽量不设计或者少设计 装饰造型,例如背景墙、电视墙等,这个比较容易做到,第二使用更环保的木材 产品,例如纯实木的家具产品。利用后者去除释放出的甲醛,目前市面上的除甲 醛方法主要有专业的除甲醛公司,光触媒除甲醛,利用竹炭、硅藻泥、植物以及 直接通风的方式来除甲醛。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针对从根源上减少甲醛的释放,使用环保 的木材产品,例如实木的家具产品,但是纯实木家具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 大部分情况下,很难从根源上减少甲醛的释放,大众更倾向于选择从去除释放出 的甲醛方面入手去除室内甲醛:找专业的除甲醛公司,目前除甲醛公司99%都只 能去除游离在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让室内在短时间内甲醛含量处于安全标准下, 而过段时间,室内的“污染源”仍然会释放甲醛,导致室内的甲醛含量升高;光 触媒除甲醛的方法实际上“光”是指紫外光,且是紫外光的长时间、无遮挡的直 接照射,而普通的室内光照下是起不了分解作用的;竹炭有吸附甲醛的作用,但 是只适用于小范围的甲醛吸附,因为碳分子吸附甲醛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想要 把装修的房子里的甲醛吸干净,需要的竹炭的体积要论吨计,且对吸附了甲醛的 竹炭进行暴晒,会将竹炭吸附的甲醛释放出来,造成二次污染;硅藻泥除甲醛的 效果低于竹炭吸附甲醛的效果,因此硅藻泥也不是去除甲醛较好的选择;同样的, 想要利用植物来达到去除甲醛的目的,除非植物的数量很多,否则对甲醛的去除 效果同样是微乎其微的;单纯靠通风是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的,同样不是去除 甲醛的最佳选择。同样的,车内空气中甲醛的去除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针对上 述问题,目前尚无比较好的治理室内、车内甲醛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车内除甲醛空 气净化治理施工工艺,同时从根源上减少甲醛的释放和去除释放出的甲醛两方面 入手,对室内甲醛的去除效果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车内除甲醛空 气净化治理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速效复合甲醛净溶液对室内的全部墙壁、顶棚进行表面喷涂处理,每 平方米使用量为15ml-25ml;
(2)使用纳米净化处理剂对室内的空气喷洒以及对家具、内饰板进行全面喷涂 处理,每平方米使用量为15ml-2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合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新合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