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网版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3494.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朱俊;陆红艳;张松;朱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B41C1/14;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网版及其制作方法,网版包括网布,所述网布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上膜层和下膜层,上膜层和下膜层上分别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上下对应且中心轴线重合,并通过网布形成相互连通的通道;上凹槽、下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且槽底位置位于靠近网布一侧。所述网版的制作方法采用在网布两侧分别均匀覆盖上下膜层并烘干、经定位机构定位后利用激光器对上下膜层进行切割,形成分别对应设置在上下膜层上的凹槽。使用本发明网版可以得到较大高宽比的电极浆料形状,在保证浆料横截面积足够的同时,有效减小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浆料宽度,减小栅线的遮光面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制程中丝网印刷电极高宽比的网版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伏行业,丝网印刷主要应用于电池的电极成形,利用丝网图形部分网孔透浆料,非图形部分网孔不透浆料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一端倒入浆料,用刮板在丝网的浆料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另一端移动。浆料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形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基片上。印刷过程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基片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当刮板刮过整个印刷区域后抬起,同时丝网也脱离基片,并通过回墨刀将浆料轻刮回初始位置,工作台返回到上料位置,至此为完整的一个印刷行程。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与常规能源相比,相对较高的成本与较低的效率制约了其发展,对于如何降低成本及提高转换效率,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影响效率的因素中,栅线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太阳能表面的栅线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收集光电流,为降低栅线电阻,需要增加栅线的横截面积,横向面积增加必然减少电池的受光面积,降低电池的电流,因此栅线的设计侧重在增加栅线的高宽比,缩小横向宽度,提高栅线高度,但这样对浆料、网版和印刷有着更高的要求。
另外,目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大多采用金属银浆,银浆是电池片生产过程中最贵的辅料之一,而电池片生产用银浆又与传统银浆有较大的性能差别,技术垄断,导致电池银浆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将栅线做的较窄也能有效降低单片电池的银浆耗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电池片成本。
传统网版开膜主要采用感光乳剂曝光显影的方式,一般呈现接触面宽度较宽,浆料下料面较窄的情况,也就导致了浆料高宽比较小。浆料的横截面积是接触电阻的保证,横截面积越大接触电阻越小,太阳能电池的FF越高,效率也就越高。在一定的高宽比下,为了使电池表面浆料有足够的横截面积,只能增加浆料宽度来实现,但是这样会导致浆料的遮光面积增大,太阳能电池表面接收的光子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网版及其制作方法,可以得到较大高宽比的电极浆料形状,在保证浆料横截面积足够的同时,有效减小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浆料宽度,减小栅线的遮光面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网版,包括网布,所述网布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上膜层和下膜层,上膜层上设有至少一个上凹槽、下膜层上设有至少一个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的位置上下对应,且中心轴线重合,并通过网布形成相互连通的通道;
上凹槽的槽口的宽度W1大于上凹槽的槽底的宽度W2,且上凹槽的槽底位置位于靠近网布一侧;
下凹槽的槽口的宽度W3大于下凹槽的槽底的宽度W4,且下凹槽的槽底位置位于靠近网布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μm≤W2≤40μm,10μm≤W1≤50μm。
5μm≤W4≤40μm,10μm≤W3≤50μm。
上膜层的厚度为7um或上膜层的厚度为8μm-30μm,下膜层的厚度为8μm-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3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