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3519.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肖赋;张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5B43/00;F25B41/3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徐启艳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调控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空气调控系统,包括:除湿器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中设有第一流道;再生器包括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中设有第二流道;溶液泵;及流体循环换热模块,溶液泵、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互连通。通过在除湿器和再生器中分别设有套管,盐溶液流通在第一流道,而进入第一内管中的冷流体,吸取盐溶液中热量,保证盐溶液吸水能力,实现空气的冷却、除湿,而吸水后的盐溶液流入第二流道中,而热流体可对吸水后的盐溶液加热,使得盐溶液中的水发散至空气中,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加湿。在除湿器和再生器中,盐溶液都没有直接与空气接触,解决了液滴夹带问题,且该系统的余热和蒸发冷量全部被应用,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系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盐溶液除湿的技术领域,尤其提供空气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盐溶液吸收除湿技术作为一项节能而高效的除湿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盐溶液吸收除湿技术目前还存在一项固有缺点:液滴夹带问题或所谓飞沫问题。其原因是,除湿空气会夹带液滴中的盐分,形成类似海风中的盐雾,带来居室、家具的腐蚀,对人体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近年来人们提出采用一种中空纤维膜来解决液滴夹带问题,同时实现空气的液体除湿,以代替传统的吸收器与再生器。所采用的膜是一种高效选择性透湿膜,并将这种膜做成中空纤维的形式,填入壳体,构成除湿器或再生器。但是现存的膜式液体除湿方法依然存在严重缺陷:它是绝热型液体除湿过程。溶液在膜管中吸收水蒸气后,由于吸收放热,且没法排走,导致溶液的温度上升,而溶液的温度上升后,其吸收水蒸气的能力急剧下降,导致除湿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空气调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湿器或再生器除湿效果差、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空气调控系统,包括:
除湿器,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包括具有透湿性及导热性的第一外管和插装于所述第一外管中且具有透热性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之间形成供盐溶液流通的第一流道;
再生器,用于浓缩吸水后的盐溶液并对干燥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所述再生器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包括具有透湿性及导热性的第二外管和设于所述第二外管中且具有透热性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第二内管之间形成供所述吸水后的盐溶液流通的第二流道;
溶液泵;
以及流体循环换热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内管供给冷流体和向所述第二内管中供给热流体;
所述溶液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与所述溶液泵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出口与所述溶液泵的入口相连,所述储液罐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入口端连通的第一出口端、第二入口端和与所述第二入口端连通的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入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口端与所述溶液泵的入口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器还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套管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第一风机的一侧设有供湿热空气进入的开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再生器还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的第二风机,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第二风机的一侧设有供干燥的空气进入的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循环换热模块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内管两端的冷流体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内管两端的热流体循环管路和循环换热回路,所述循环换热回路用于对所述冷流体循环管路中冷流体进行制冷并对所述热流体循环管路中热流体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3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