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3836.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籍欣欣;孙丽娟;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籍欣欣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25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积液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第一玻璃管位于引流瓶外侧的一端与引流管连接,引流管的端头部连接有穿刺针头,第二玻璃管的侧壁上并联有一排气管,第二玻璃管位于引流瓶外侧的一端与挤压球连接,排气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挤压球与第二玻璃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单向阀,挤压球远离第二玻璃管的一端设有第三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向远离第二玻璃管的方向单向导通,第二单向阀向挤压球的方向单向导通,第三单向阀向远离挤压球的方向单向导通。本发明通过第二玻璃管和排气管的设置实现积液可以通过引流管顺利进入到引流瓶中,通过设置挤压球可以为引流瓶提供负压,利于对积液彻底的引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一般是穿刺针通过引流管直接与引流瓶连接,引流时通过将针头插入人体内进行引流,积液通过引流管进入到引流瓶内。在引流时一般是在积液自身压力作用下实现引流,因而不能彻底的抽出。且引流后无法对引流瓶内部液体的流量进行检测,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地对引流瓶中的液体进行处理,极大地浪费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不利于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上设有瓶塞,所述瓶塞内设有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所述第一玻璃管的底端伸入所述引流瓶底部,所述第二玻璃管的底端位于所述引流瓶的上部,所述第一玻璃管位于所述引流瓶外侧的一端与引流管连接,所述引流管的端头部连接有穿刺针头,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侧壁上并联有一排气管,所述第二玻璃管位于所述引流瓶外侧的一端与挤压球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挤压球与所述第二玻璃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挤压球远离所述第二玻璃管的一端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向远离所述第二玻璃管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向所述挤压球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三单向阀向远离所述挤压球的方向单向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为透明玻璃瓶体或透明塑料瓶体。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为透明塑料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一玻璃管之间插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头与所述引流管为一体结构,所述穿刺针头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引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孔在所述穿刺针头上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显示积液容量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镌刻在所述引流瓶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的瓶颈部设有套环,所述套环连接有挂钩,通过所述挂钩对所述引流瓶进行悬挂。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球为高回弹性橡胶球,所述挤压球的外壁上均匀的设有防滑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示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穿刺针头与引流管一体设置,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引流管与第一玻璃管插接连接,可以有效实现快速连接,方便医护人员操作,通过第二玻璃管和排气管的设置实现积液可以通过引流管顺利进入到引流瓶中,通过设置挤压球可以为引流瓶提供负压,利于对积液彻底的引出,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设置可以避免挤压球提供负压时对引流瓶及引流管造成压力,而又可以有效的产生负压。引流瓶透明设置方便随时对引流瓶中引流的积液容量进行观测,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穿刺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挤压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籍欣欣,未经籍欣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3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