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同时测定航空煤油中烃类组成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液相色谱仪及其测定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4459.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白正伟;李怿;贾苒;李磊;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同时 测定 航空 煤油 中烃类 组成 脂肪酸 含量 色谱仪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时测定航空煤油中烃类组成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液相色谱仪及其测定方法和应用,该液相色谱仪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样装置、切换元件、第一液相色谱柱、第二液相色谱柱和检测器,在测定航空煤油中烃类组成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过程中,转动切换元件,使在烃类之后流出的脂肪酸甲酯先被反吹至检测器进行检测,随后检测流出的烃类物质。该液相色谱仪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同时测定航空煤油中烃类组成和脂肪酸甲酯含量,并可以检测航空煤油中含量限低至5.0mg/kg的脂肪酸甲酯,可将此作为航空煤油中痕量脂肪酸甲酯和烃类组成同时测定的参考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测定航空煤油中烃类组成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液相色谱仪及其测定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主要由不同馏分的烃类化合物组成,主要用作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燃料,航空煤油应具备的特性是:高空性能和燃烧性能好,可确保燃烧完全、稳定、积炭小、冒烟少,在高空飞行中不产生气阻,蒸发损失小;冰点低,低温流动性好;硫和硫醇硫含量低,具有低腐蚀性,无臭味;烟点高,辉光值适宜,火焰辐射能力适度;安定性好,常温下贮存不易变质,在较高使用温度下生成的胶质沉积物少;精制程度深,洁净性好,润滑性和抗磨性好。同时,航空煤油没有低饱和蒸汽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满足超音速高空飞行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航空煤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航空煤油是一种特殊的燃料,由于在管输、储存等环节和其他燃料共用一个储运系统,所以交叉污染不可完全避免。随着的商业化应用,航空煤油中混入痕量脂肪酸甲酯(FAME)的风险也不断加大。一般认为航空煤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的含量小于5ppm是安全的。当脂肪酸甲酯的浓度足够高时,其会影响航空煤油的热稳定性。另外,脂肪酸甲酯污染也会影响航空煤油的冰点和胶质,造成航空发动机操作故障,甚至熄火。
目前,航空煤油中痕量脂肪酸甲酯(FAME)的测定的标准方法主要有:IP585和IP590。IP585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测定原理是,采用极性柱将航空煤油中的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与非极性烃类化合物基体分离,选择特征离子进行定量分析。IP590液相色谱蒸发折光检测器法的测定原理是,采用极性柱将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与其他进行分离采用蒸发折光检测器,使用外标法定量。以上两种发方法仅能对航空煤油中痕量脂肪酸甲酯进行定量分析。航空煤油中族组成或芳烃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GB/T 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NB/SH/T 0939航空燃料和石油馏分中芳烃含量的测定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尚无痕量脂肪酸甲酯和烃类组成同时测定的标准方法。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同时测定航空煤油中烃类组成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液相色谱仪及其测定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同时测定航空煤油中烃类组成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包括进样装置、切换元件、第一液相色谱柱、第二液相色谱柱和检测器;液相色谱仪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液相色谱仪在第一状态下,进样装置、切换元件、第一液相色谱柱、第二液相色谱柱和检测器依次连接;通过转动切换元件使液相色谱仪呈第一液相色谱柱反接于第二液相色谱柱之后的第二状态,且液相色谱仪在第二状态下,进样装置、切换元件、第二液相色谱柱、第一液相色谱柱和检测器依次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同时测定航空煤油中烃类组成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上述液相色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待测样品为航空煤油,航空煤油中的烃类包括饱和烃、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