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港用无损针组件及输液港注射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4853.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玲;张雪莉;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莉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姚远方 |
地址: | 43402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无损 组件 注射 养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心静脉置管及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输液港用无损针组件及输液港注射养护方法,包括基座、中空针;所述基座包括柔性后盖、底座、软胶垫;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储药腔;所述中空针设置在所述储药腔内,所述中空针尾部与所述柔性后盖相连,所述中空针头部刺入所述软胶垫内,但并不刺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无切口,在刺入输液港时对输液港的阻菌软胶损害小;中空针的刺入深度可随着柔性后盖的推入深度调节,可适应不同埋深的患者;设置柔性后盖,使活动部位与外界完全隔离,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设置有限位片,可以防止过度推送中空针使其脱离;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心静脉置管及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液港用无损针组件及输液港注射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输液港用无损伤针是专门针对输液港而设计的一类输液针,其通常由蝶翼部和相对于蝶翼部所在平面垂直的针体部组成。在使用时通常将针体部垂直地穿入输液港内,然后将蝶翼部与病患人员皮肤向贴,以固定无损伤针。输液港的内部结构可参考专利WO2014177298所示,至少具有一个带有药液流道的外壳和固定设置在该外壳顶部且供无损伤针穿刺的阻菌软胶。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输液港被设置成固定在病患人员体内,需要输液时将无损伤针从阻菌软胶中穿刺使用,不需要输液时将无损伤针从阻菌软胶中拔出,紧致的软胶结构能将拔出后的无损伤针的间隙瞬间挤满。目前一般常用的无损伤针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针体部内具有输液通道;为了能顺利地穿刺,该针体部的最下端具有楔形切口,这样的结构在专利CN201720256972.6中能清楚显示。但是,这样的结构会导致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图1、2中虚线部分100实际形成了刃口,在无损伤针向下从阻菌软胶的穿刺过程中,刃口会对阻菌软胶进行切割,无损伤针的多次穿刺会形成多次的切割。这样,首先会影响阻菌软胶的紧致性,最严重的后果是阻菌软胶中会形成间隙,无法对输液港形成阻菌效果;其次被切割下来的阻菌软胶的弹性体颗粒有可能会被药液带入到输液港的药液流道内,引起其堵塞,更致命的是该弹性体颗粒还有可能会被药液带入到病患人员的体内,形成不可估计的医疗事故。鉴于此,技术人员对无损伤针进行了改进,如图3所示,将其尖端部进行弯曲,弯曲的角度一般在15度左右,使其楔形切口大致呈垂直于输液港的阻菌软胶表面,防止形成刃口,这样的结构在专利US5290267、EP0495214、WO2013104642、CN201380003571中均能清楚地显示,唯一的区别在于无损伤针尖端的弯曲角度和形状有所不同。这样的结构,虽然能防止形成刃口,但是同样治标不治本,因为一旦医护人员穿刺过程中无损伤针以非垂直地形态穿刺进输液港内时,同样会产生切割输液港阻菌软胶的问题;其二,由于无损伤针尖端形成弯曲角度,因此在穿刺过程中,阻菌软胶对于无损伤针的表面的反作用力增大,导致穿刺时需要施加较大的推力。
主题名称为“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及其输液港注射养护方法”(申请号为201810323891.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套管式的无损针,这种无损针虽然无刃口,然是使用时需要将套管内的穿刺针插入输液港后拔出,才能形成流体通路,操作相对复杂,并且拔出穿刺针过程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基于此,亟需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风险,成本低的输液港用无损针组件及输液港注射养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液港用无损针组件及输液港注射养护方法,用以解决目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液港用无损针组件,包括基座、中空针;所述基座包括柔性后盖、底座、软胶垫;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储药腔;所述第一孔上安装有柔性后盖,所述第二孔上设置有软胶垫,所述第三孔与输液管道相连;
所述中空针包括刺穿部、连通部;所述刺穿部为无空洞的针型结构、所述连通部为侧壁有孔洞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连通部与所述刺穿部相连;
所述中空针设置在所述储药腔内,所述中空针尾部与所述柔性后盖相连,所述中空针头部刺入所述软胶垫内,但并不刺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莉,未经张雪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砂纸式磨光吸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巡检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