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网片绑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6440.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7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华;方一鸣;田佳;汪自东;陆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F27/08 | 分类号: | B21F27/08;B21F2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钢筋 绑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网片绑扎装置,包括支架机构、纵向运动机构和横向运动机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框架上表面固定有纵向运动机构。本发明中,通过磁铁、锯齿面一和锯齿面二的相互作用,使得Y撑杆不会因为震动使得而发生偏离,在通过纵向撑杆滑槽杆和横向撑杆滑槽杆上表面的刻度,从而精准的调整钢筋网片纵向和横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可以绑扎不同规格网格大小钢筋网片;通过在相对的两个横向撑杆滑槽杆和两个纵向撑杆滑槽杆之间增加附加杆,从而可以绑扎更大面积的钢筋网片,而且附件杆有多种不同长度的规格,进一步有效提高钢筋网片的种类,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网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网片绑扎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一些安全系数高的桥梁、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需要预先铺设钢筋网片,现有的钢筋网片多数采用静态状态下,排布完成后焊接或捆扎即可,其能够显著提高结构物的抗震性能,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物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
但是在传统的钢筋网片施工方法中,钢筋绑扎工装难以对钢筋定位固定,容易造成钢筋网片捆扎倾斜,偏差,甚至参差不齐的情况,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此外,对于宽度稍大的钢筋网片,传统的工装调整麻烦,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网片绑扎装置,通过磁铁、锯齿面一和锯齿面二的相互作用,使得Y撑杆不会因为震动使得而发生偏离,在通过纵向撑杆滑槽杆和横向撑杆滑槽杆上表面的刻度,从而精准的调整钢筋网片纵向和横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可以绑扎不同规格网格大小钢筋网片,适用范围广;通过在相对的两个横向撑杆滑槽杆和两个纵向撑杆滑槽杆之间增加附加杆,从而可以绑扎更大面积的钢筋网片,而且附件杆有多种不同长度的规格,进一步有效提高钢筋网片的种类,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网片绑扎装置,包括支架机构、纵向运动机构和横向运动机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框架上表面固定有纵向运动机构,所述纵向运动机构上表面固定有横向运动机构;
所述纵向运动机构包括纵向滑槽杆,且纵向滑槽杆数量为二,两个所述纵向滑槽杆底面与框架上表面两侧对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滑槽杆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纵向滑块,其中,框架对应一个纵向滑槽杆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带动对应两个纵向滑块相向移动的第一相向传动机构;
所述横向运动机构数量为二,且横向运动机构包括横向滑槽杆,所述横向滑槽杆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个纵向滑槽杆相同一侧的纵向滑块的外端垂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向滑槽杆各自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撑杆滑槽组件,所述撑杆滑槽组件包括纵向撑杆滑槽杆、横向撑杆滑槽杆和横向运动滑块,所述横向运动滑块上部固定有横向撑杆滑槽杆,所述横向撑杆滑槽杆远离框架纵向中心面的端部垂直固定有纵向撑杆滑槽杆,两个所述纵向滑槽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带动对应两个横向运动滑块相向移动的第二相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撑杆滑槽杆和横向撑杆滑槽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多个Y撑杆,通过设置Y撑杆能够对钢筋进行支撑固定。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相向传动机构和第二相向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相向传动机构和第二相向传动机构均包括控制盒、正向螺杆、正向螺母、反向螺杆、反向螺母和两个支撑轴座,所述控制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相互啮合连接的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位于控制盒外的端部卡接固定有手柄,所述控制盒位于蜗杆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正向螺杆和反向螺杆,所述正向螺杆和反向螺杆背离控制盒的端部与对应的支撑轴座活动连接,所述正向螺杆和反向螺杆的外壁分别旋合连接有正向螺母和反向螺母;
其中,第一相向传动机构的两个支撑轴座分别固定在支架机构对应纵向滑槽杆所在位置的顶部框架侧壁的两侧,第一相向传动机构的控制盒固定在支架机构对应位置顶部框架的中部,第一相向传动机构的正向螺母和反向螺母分别与临近位置的纵向滑槽杆上的两个纵向滑块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6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花园景观湿温度测量提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尺环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