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3176.0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东;雒晓亮;陈友华;郭炼;陈保江;白健;李磊;李小祥;罗冬;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循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14;B60L5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充电桩 分体式 充电宝 控制系统 充电枪 本实用新型 电气控制 供电装置 汽车电池 充电 汽车充电接口 充电检测 外部电源 运行状态 检测车 插接 导电 电源 供电 引入 | ||
1.一种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系统,其为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电气控制硬件,其特征是:包括,充电宝、供电装置、车端充电枪,供电装置用于将外部电源引入充电宝,充电宝用于调整电源的电流、电压,从而使得电能符合汽车电池充电要求,车端充电枪用于与汽车充电接口导电插接,从而对汽车电池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充电宝内内置有:
第一公插头,进电端与供电装置出电端导电连接,且第一公插头出电端与开关、第一MCU、电磁锁导电连接;
电磁锁,电磁锁上安装有伸缩轴,其通电时可驱动伸缩轴伸出;且失电时,伸缩轴可自动缩回;
开关进电端与第一公插头导电连接、出电端与车端枪的铜插针连接,开关控制端与第一MCU通讯连接;
第一MCU,用于收发、解析控制指令,同时进行数据处理;第一MCU分别与电磁锁信号端、第一公插头信号端、开关控制端通讯连接;第一MCU可控制开关的开闭,且通过第一公插头处信号端电压判断组合模式及需要启动的预设程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车端充电枪,包括:微动开关,车端充电枪铜插针,通信线,第一连接导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车端充电枪通信线与第一MCU连接,车端充电枪铜插针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充电宝内的开关出线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供电装置为箱体组件,且箱体组件内置有:
第二开关,第二开关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出电端与第一母插头进电端导电连接,第一母插头与第一公插头插接导电;第二开关控制端与第二MCU通信连接,电源还直接对第二MCU供电;
第二MCU还分别与通讯模块、遥控器信号端通信连接,通讯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第二MCU与第一MCU通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遥控器上至少设置有:
开始按钮,用于输入使第二开关闭合的指令;
停止按钮,用于输入断开开关的指令,然后通过第二MCU传输至第一MCU,第一MCU控制开关断开;
解锁按钮,用于输入断开第二开关的指令。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供电装置为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一端设置有三插头、另一端为第二母插头,第二母插头与第一公插头插接取电;
第二母插头与第一公插头或第一母插头与第一公插头之间分别通过3个铜插针连接、至少两个信号针连接,3个铜插针各与火线L、零线N、地线PE导电连接,火线L、零线N上分别连接有两个开关K1、K2,通过开关控制火线L、零线N上电流的通断;
两个信号针至少包括DIN1以及DIN2、DIN3、DIN4其中一个;
DIN1是连接器型号识别信号线,其通过外接不同阻值的第一电阻R1,然后通过第一MCU检测DIN1电压值来判定外接的是什么型号的连接器,DIN1被充电宝内第一电阻R1上拉到3V3,另外一端通过第一母插头或者第二母插头内的第一电阻R1与PE连接;
DIN2是专门针对双头枪模式的,其一端连接到第一MCU上的CP端,双头枪那边连接到桩端充电枪里面的微动开关CP端;
DIN3是温度检测线, DIN3与第一MCU连接,另一端与NTC热敏电阻串联后与PE连接;NTC热敏电阻设置在三插头内;
DIN4是专门针对箱体模式的,箱体那边连接到第二MCU,同时通过一个电阻R1串联接到3V3,DIN4充电宝这边连接一个1K第四电阻R4到地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第二母插头与第一公插头或第一母插头与第一公插头之间还分别通过DIN5、DIN6连接,DIN5、DIN6两根信号线是7KW充电桩模式下的箱体组件与充电宝两者之间的串口通信线,DIN5、DIN6一端分别与第一MCU的发送接口RX、接收接口TX通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MCU的接收接口TX、发送接口RX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循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循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31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件化离网快速充电系统
- 下一篇:具有多个机动电池的电池均衡装置及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