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站漏水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3768.2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边汇众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邹成娇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长白***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端子 漏水检测装置 信号处理电路 漏水报警电路 电源模块 通信模块 换热站 控制板 传感器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连接 安全隐患 降低设备 壳体内部 内部中空 控制器 电连接 接线口 漏水 供电 概率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站漏水检测装置,包括一内部中空的壳体和多个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设有穿出壳体外表面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上通过多个接线口连接所述多个传感器,所述接线端子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电源模块、控制器、信号处理电路、通信模块和漏水报警电路,所述电源模块为该漏水检测装置供电,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通信模块和漏水报警电路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效果是: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准确的发现漏水情况和进行处理,降低设备损坏的概率和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站漏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大多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在进行供暖过程中会修建多个换热站,在换热站中存在一次回路、二次回路、补水回路和各种仪表,由于管道多,长期运行后易出现管道漏水的情况,一旦出现漏水而不及时采取措施易造成电机、配电箱等设备的损坏和相应的安全隐患,而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靠肉眼进行观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站漏水检测装置,以降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滞后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热站漏水检测装置,包括一内部中空的壳体和多个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设有穿出壳体外表面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上通过多个接线口连接所述多个传感器,所述接线端子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电源模块、控制器、信号处理电路、通信模块和漏水报警电路,所述电源模块为该漏水检测装置供电,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通信模块和漏水报警电路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连接器CH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一放大器U1、第二放大器U2和电源Vcc;所述电源Vcc串接所述第一电阻R1后与所述连接器CH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CH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连接器CH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二电阻R2串接后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串接所述第三电阻R3后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串接所述第四电阻R4后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为可调电阻。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大器U1、和第二放大器U2均采用LM358放大器。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CH1的数量为多个且还分别与多个接线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漏水报警电路包括报警装置、三极管Q1、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二极管D1,所述控制器设有报警信号输出端,所述报警信号输出端串接所述第六电阻R6后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设有所述第七电阻R7,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报警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源VCC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采用的型号为WIFI-M03的WIFI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换热站漏水检测装置,通过设有的多个传感器对换热站是否存在漏水进行检测,漏水发生时,从而触发控制器通过漏水报警电路进行漏水报警,同时将漏水信号通过通信模块传送至外部的监控中心或是相关人员的智能终端上,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准确的发现漏水情况和进行处理,降低设备损坏的概率和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边汇众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延边汇众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3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轮生产加工用的平衡装置
- 下一篇:浸渍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