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质子交换膜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4260.4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6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伟;高启秀;姜志宏;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086 | 分类号: | H01M8/1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子交换膜 制备壳体 气缸 本实用新型 聚合物原料 复合装置 左右两侧 挤压辊 加热灯 伸缩杆 支撑膜 紫外线 刷头 对称设置 应用效果 支撑滑轨 支撑滑块 承重板 连接轴 支撑板 支撑架 轴承 照射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复合装置,包括制备壳体,所述制备壳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的顶部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制备壳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备壳体、第一气缸、紫外线加热灯、支撑滑轨、支撑滑块、第二气缸、支撑板、轴承、连接轴、挤压辊、支撑架、刷头、承重板和支撑膜本体的相互配合,紫外线加热灯的照射,使得聚合物原料始终保持流动性,通过刷头和挤压辊对质子交换膜来回作用,使得聚合物原料在支撑膜本体上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质子交换膜的质量,从而保证了质子交换膜的应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子交换膜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质子交换膜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这种燃料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
质子交换膜的生产通常采用滚压、刷涂、喷涂及浸渍的方法使聚合物原料的溶液进入到支撑膜的微孔内并在其表面复合起来形成复合膜,上述几种方法虽然均能制得复合膜,但是,所形成的膜却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质子交换膜的应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复合装置,具备制备的膜分布更加均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质子交换膜复合装置制备的膜分布不够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质子交换膜复合装置,包括制备壳体,所述制备壳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的顶部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制备壳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紫外线加热灯,所述顶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供电电池,所述制备壳体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所述支撑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两个支撑滑块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贯穿制备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制备壳体的右侧对应固定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左侧贯穿制备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气缸的左侧与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一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环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辊,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刷头,所述制备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膜本体,所述支撑膜本体的顶部与挤压辊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支撑膜本体的底部与刷头的底部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制备壳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对应第一气缸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的内壁与第一气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备壳体的右侧且位于第二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搁置板,所述搁置板的顶部与第二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刷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刷头的一侧与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备壳体、第一气缸、紫外线加热灯、支撑滑轨、支撑滑块、第二气缸、支撑板、轴承、连接轴、挤压辊、支撑架、刷头、承重板和支撑膜本体的相互配合,紫外线加热灯的照射,使得聚合物原料始终保持流动性,通过刷头和挤压辊对质子交换膜来回作用,使得聚合物原料在支撑膜本体上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质子交换膜的质量,从而保证了质子交换膜的应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腿和减震垫,起到了缓冲制备壳体的震动的作用,通过设置加固套,起到了加固第一气缸与顶板之间连接的作用,通过设置搁置板,起到了支撑第二气缸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杆,起到了对刷头进行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4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催化剂被氧化的燃料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强真空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