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噪型蜗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4674.7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郑醒民;郑卫锋;陈艳芬;郑耀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锋恒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22 | 分类号: | F16H55/22;F16H57/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邓声菊 |
地址: | 512026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噪组件 限位块 轴头 底座 成对设置 蜗杆机构 滚动件 海绵垫 减噪 内圈 半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 环绕设置 转动过程 左右两侧 安装槽 不接触 联轴器 螺旋齿 合围 空腔 通孔 蜗杆 噪音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噪型蜗杆机构,包括减噪组件、轴头、底座;轴头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多个螺旋齿,减噪组件位于轴头的下方,轴头与减噪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连杆;在减噪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在减噪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底座位于减噪组件的下方,减噪组件内部与底座合围形成空腔;减噪组件的中部留有供连杆穿过的通孔;底座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供联轴器安装的安装槽;第一限位块包括基座以及海绵垫,基座成对设置;基座内侧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海绵垫设置在凹槽内侧;成对设置的基座相近但不接触;第二限位块包括外圈、滚动件、内圈;滚动件位于内圈与外圈之间。可以有效的降低了蜗杆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幅,从而降低了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噪型蜗杆机构。
背景技术
蜗杆传动是由蜗杆与涡轮互相啮合组成的交错轴间的齿轮传动,传动过程中蜗杆与涡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对蜗杆产生轴向作用力,当承受载荷较大时,蜗杆与涡轮上的啮合齿之间的压力和摩檫力也较大,使的蜗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晃动,这些晃动会产生大量噪音,同时晃动的蜗杆在运行过程中磨损程度也更大,蜗杆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蜗杆与涡轮上的啮合齿之间的压力和摩檫力也较大,使的蜗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晃动,这些晃动会产生大量噪音,同时晃动的蜗杆在运行过程中磨损程度也更大,蜗杆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噪型蜗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噪型蜗杆机构,包括减噪组件、轴头、底座;
轴头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多个螺旋齿,减噪组件位于轴头的下方,轴头与减噪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连杆;在减噪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在减噪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底座位于减噪组件的下方,减噪组件内部与底座合围形成空腔,在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材料;减噪组件的中部留有供连杆穿过的通孔;底座与减噪组件之间通过固定栓相连接;底座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供联轴器安装的安装槽;第一限位块包括基座以及海绵垫,基座成对设置;基座内侧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海绵垫设置在凹槽内侧;成对设置的基座相近但不接触;第二限位块包括外圈、滚动件、内圈;滚动件位于内圈与外圈之间;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滚动件与外圈滚动连接,内圈与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底座与电机的外壳相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子通过联轴器与连杆相连接。
优选的,连杆安装后与第一限位块相近但不接触。
优选的,外圈以及内圈均采用镀铬合金制作而成;滚动件为球形、椭球形或者圆柱形中的一种;滚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隔音材料采用玻璃纤维、石膏板、纤维板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块对连杆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基座成对设置;基座内侧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海绵垫设置在凹槽内侧;成对设置的基座相近但不接触,在安装完毕后,连杆与第一限位块之间存在一定的孔隙;在蜗杆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一限位块发生接触,而当承受载荷较大时,连杆发生倾斜,此时第一限位块与连杆接触,起到限位作用,将连杆的震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海绵垫具有很好的吸能减震的作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较小,同时能够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第二限位块包括外圈、滚动件、内圈;滚动件位于内圈与外圈之间;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滚动件与外圈滚动连接,内圈与连杆固定连接,内圈与连杆相连接,电机驱动连杆转动时,内圈在滚动件的作用下协同运转,而外圈保持固定;当承受载荷较大时,一部分力可以通过滚动件分散开来,减少连杆的倾斜角度,从而降低噪音;底座位于减噪组件的下方,减噪组件内部与底座合围形成空腔,在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材料,隔音材料能够吸收声波,进一步降低噪音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联轴器将电机与装置连接起来,电机为装置提供驱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锋恒齿轮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锋恒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4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齿侧间隙预载补偿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蜗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