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4943.X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粲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31309 上海巅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明;王再朝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槽 固化层 安装结构 打印设备 附着 打印 调整光学系统 升降驱动机构 光固化材料 光学系统 驱动构件 升降移动 槽设计 上容槽 图案化 下容槽 申请 双容 照射 开口 积累 | ||
本申请公开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上容槽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第一容槽;下容槽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第二容槽;光学系统,用于照射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中的光固化材料以得到图案化的固化层;构件平台,设置于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的开口上方,用于在工作状态下附着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中形成的固化层;升降驱动机构,与构件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构件平台在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中作升降移动以使持续附着于构件平台上的固化层积累形成3D构件。本申请公开的3D打印设备,采用的是双容槽设计,可根据3D打印的要求而选择性地采用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进行3D打印以获得相应的3D构件,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调整光学系统或容槽位置所造成的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和树脂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设备通过执行该种打印技术制造3D物体。3D打印设备由于成型精度高在模具、定制商品、医疗治具、假体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中,基于底面曝光的3D打印设备由于只需要在容槽底部设置一层高的光固化材料,与上曝光相比,更节省材料,因此受到很多个性产品制造者的追宠。
所述底面曝光的3D打印设备包括盛放光固化材料的容槽、位于容槽底下方的光学系统、位于容槽上方的构件板以及带动构件板上下升降的Z轴驱动机构。其中,在利用所述3D打印设备打印3D构件时,所述光学系统将所述容槽内的光固化材料进行照射以在所述容槽底部和所述构件板之间形成第一层固化层,所述第一层固化层附着于所述构件板上,随后,所述构件板在所述Z轴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升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层固化层从所述容槽底部分离,接着,再下降所述构件板使得所述容槽底部与所述第一层固化层之间填充待固化的固化材料,再次利用所述光学系统照射以得到附着于第一层固化层上的第二层固化层,以此类推,经过多次分离和照射,将各层固化层累积在所述构件板上,以得到3D构件。
不过,如前所述,在打印时,光学系统透过容槽的底部将光照射到光固化材料,因此,在针对不同类型的3D构件和/或不同打印精度的3D构件时,需要调整容槽和光学系统之间的间距。而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调整光学系统的位置还是调整盛放有光固化材料的容槽的位置,操作都十分繁琐且费时,且需要重新进行光学校准等步骤。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相关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针对制作不同3D构件时需要额外调整光学系统或容槽位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公开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上容槽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第一容槽;下容槽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容槽的底面平行于及所述第一容槽的底面;光学系统,用于照射所述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中的光固化材料以得到图案化的固化层;构件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的开口上方,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的底面,用于在工作状态下附着所述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中形成的固化层;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构件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构件平台在所述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中作升降移动以使持续附着于所述构件平台上的固化层积累形成3D构件。
本申请公开的3D打印设备,采用的是双容槽设计,包括上容槽安装结构和下容槽安装结构,其中,上容槽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第一容槽,下容槽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第二容槽,这样,可以根据3D打印的要求(例如需要打印的3D构件的结构要求)而可选择性地采用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进行3D打印以获得相应的3D构件,使得得到的3D构件精度高且表面成型质量好,更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调整光学系统或容槽位置所造成的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容槽安装结构或下容槽安装结构为容槽支架。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槽支架上的两侧设置有配合装设所述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的平行导轨或平行卡槽,所述第一容槽或第二容槽的相对两侧设有供置入所述平行导轨或平行卡槽的卡条或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粲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粲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49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的铝基覆铜板
- 下一篇:一种子母式生物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