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线圈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5148.2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黄庆生;李刚;胡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流变液 转子 阻尼器 磁铁 磁场 铁磁性固体颗粒 励磁线圈 阻尼作用 通电 磁流变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 磁流变效应 恶劣条件 屈服应力 输出阻尼 通电电流 转子旋转 单线圈 可控性 双转子 阻尼力 沉降 壳体 容腔 转轴 固化 转动 穿过 阻碍 | ||
1.一种单线圈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包括:转轴(1)、轴承左端盖(2)、左端盖(3)、角接触球轴承I(4)、磁铁I(5)、壳体(6)、毡圈I(7)、转子I(8)、励磁线圈(9)、转子II(10)、磁铁II(11)、右端盖II(12)、轴端挡圈(13)、左套筒(14)、线圈绕线架(15)、引线孔(16)、右端盖(17)、毡圈II(18)、右套筒(19)、角接触球轴承II(20)、轴承右端盖(21);转轴(1)内部加工有键槽,用以输入转矩;角接触球轴承I(4)的外圈由轴承左端盖(2)以及左套筒(14)固定;轴承左端盖(2)、左端盖(3)、壳体(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左端盖(3)右上角加工有矩形凹槽,用以放置磁铁I(5);左端盖(3)与转子I(8)通过毡圈I(7)进行密封;转子I(8)与转轴(1)通过转轴(1)内部加工的平键进行连接;壳体(6)与线圈绕线架(1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线圈绕线架(15)与转轴(1)间隙配合;线圈绕线架(15)圆周内表面加工有圆环型凹槽,励磁线圈(9)均匀缠绕在线圈绕线架(15)的圆环型凹槽内;线圈绕线架(15)与壳体(6)加工有引线孔(16),励磁线圈(9)的引线由引线孔(16)穿出;转子II(10)与转轴(1)通过平键进行连接;右端盖(17)左上角加工有矩形凹槽,用以放置磁铁;右端盖(17)与转子II(10)通过毡圈II(18)密封;角接触球轴承II(20)左端通过右套筒(19)固定,角接触球轴承II(20)内圈由轴端挡圈(13)固定,角接触球轴承II(20)外圈由轴承右端盖(21)进行固定;角接触球轴承采用正装;当励磁线圈(9)不通电时,由磁铁I(5)产生的恒定磁场使磁流变液流动性降低,从而对转子I(8)产生阻尼力;磁铁I(5)产生的磁通先穿入磁流变液容腔II流向转子I(8)内部,然后穿过磁流变液容腔I流入左端盖(3),最后流回壳体(6);当通正向电流时,励磁线圈(9)产生的磁通先穿过磁流变液容腔III流向转子I(8),然后沿着转轴(1)流向转子II(10),最后穿过磁流变液容腔IV流回线圈绕线架(15);通负向电流时,励磁线圈(9)产生的磁通方向与上述向反;当励磁线圈(9)通正向电流时,磁流变液容腔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增强,增大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输出阻尼力;当励磁线圈(9)负向电流时,磁流变液容腔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减弱,降低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输出阻尼力;通过调节励磁线圈(9)输入电流的大小,可以控制输出阻尼力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圈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左端盖(3)和右端盖(17)与壳体(6)构成定子,定子与转子之间充满磁流变液;采用单线圈双转子结构;角接触球轴承采用正装;整个结构采用双支点各单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圈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左端盖(3)与转子I(8)的左端面构成磁流变液容腔I;壳体(6)与转子I(8)圆柱面构成磁流变液容腔II;线圈绕线架(15)与转子I(8)的右端面构成磁流变液容腔III;线圈绕线架(15)与转子II(10)的左端面构成磁流变液容腔IV;转子II(10)的圆柱面与壳体(6)构成磁流变液容腔V;转子II(10)的右端面与右端盖(17)构成磁流变液容腔VI;磁流变液容腔的间隙均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圈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壳体(6)、线圈绕线架(15)选用导磁率高,矫顽力低,退磁性能好的DT4E型电磁纯铁,磁铁I(5)和磁铁II(11)选用的型号是N30,其余零件均由不导磁类不锈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51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部手动可调阻尼减震器
- 下一篇:新型全通道蜿蜒式磁流变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