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废物桶及桶饼装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5249.X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4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安;李东;王晔云;刘铁军;王强;张志银;孙广仁;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36 | 分类号: | G21F9/36;B30B9/32 |
代理公司: | 32245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闫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填 抓钳 放射性废物 本实用新型 辊子输送机 输送机架 条形支撑 液压油缸 滑块 钳口 放射性废物处理 切面 垂直交叉 技术难题 装填装置 传动链 活塞杆 夹持块 面支撑 小空间 圆弧状 辊子 铰接 卸载 底座 紧凑 干涉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射性废物桶及桶饼装填装置,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垂直交叉的装填机架和输送机架;装填机架的条形支撑面支撑抱桶装置,抱桶装置与装填传动链连接;输送机架装有辊子输送机;条形支撑面与辊子的上切面共面;抱桶装置含有一对抓钳,底座固定有位于两抓钳之间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朝后延伸并装有滑块,抓钳的后端通过连杆与滑块铰接,抓钳的前端形成圆弧状钳口,钳口具有两间隔的夹持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十分紧凑,巧妙处理好同一工作面上放射性废物桶的装填输送与压实成桶饼后辊子输送机的卸载之间干涉,妥善解决了小空间同时完成装填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物桶及桶饼装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桶及桶饼装填装置,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将核电站或涉核工业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装在钢桶里经过特种压实装置(常称超级压实机——参见申请号为201510612859.2的中国专利文献)压实成桶饼后,可使其体积大为减小,因此是处理可压缩放射性固体废物的重要环节。
据申请人了解,放射性固体废物桶及桶饼需要通过辊道输送线按工艺流程在各处理系统单元间自动输送,尤其是放射性废物桶载入到超级压实机压实平台工位以及在压实处理成为桶饼后,需要将其载出的装填物与辊道输送线衔接,而现有诸如压实打包线等有关设备普遍存在以下有待解决的问题:
1)不具有装卸功能(即放射性废物桶的装载和压实成桶饼后的卸载,又称装填功能)——包括已被中国专利文献CN 204324355 U、CN 202007016 U、CN 202848534 U公开的有关装置均无此功能;因为在超级压实机底座上设置辅助机械手自动装填装置会因避免干涉占用较大空间,且与辊道输送的衔接会十分复杂,而在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为了避免操作人员与放射性废物过多接触以及厂房空间限制,要求设备必须结构紧凑;因此解决好装填成为一道技术难题;
2)缺乏理想的输送衔接机构——放射性废物桶及桶饼辊道输送线未能合理对接,由于吊运机架和链条要穿过压实平台,因此借用其它行业常见的包括吊车、抓具吊运和链条托举等平移输送方案均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顺畅衔接转移、完成自动装卸的放射性废物桶及桶饼装填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放射性废物桶及桶饼装填装置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垂直交叉的装填机架和输送机架;
所述装填机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两条形支撑面支撑抱桶装置,所述抱桶装置与安装在装填机架上作为装填输送机构的装填传动链连接;
所述输送机架装有由分别位于至少两条形支撑面之间及其外侧的三组辊子组成的辊子输送机;所述至少两条形支撑面与辊子的上切面共面;
所述抱桶装置含有一对中部铰支在底座上的抓钳,所述底座固定有位于两抓钳之间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朝后延伸并装有滑块,所述抓钳的后端通过连杆与滑块铰接,所述抓钳的前端形成圆弧状钳口,所述钳口具有两间隔的夹持块。
装填操作时,来自压实打包辊道输送线上的放射性废物桶流入辊子输送机,被输送到中部装填工位上;接着抱桶装置被装填输送机构拖动到装填工位停下,两抓钳在液压油缸的驱动下夹持放射性废物桶后,装填输送机构继续拖动,抱桶装置夹持放射性废物桶沿支承表面将其输入到配套的超级压实机压实平台工位,松开放射性废物桶后返回;压实机将放射性废物桶压成桶饼,装填输送机构再次拖动抱桶装置行进到压实平台工位,并借助液压油缸驱动的抓钳夹持桶饼,反向拖动抱桶装置到装填工位,抓钳释放松开桶饼,抱桶装置回到初始位置;最后辊子输送机输送装填工位上的桶饼流出到压实打包辊道输送线上,至此完成一个装填循环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52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性废物包装容器内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的供电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