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7920.4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6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久;徐惠惠;陈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磊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李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产线 托盘本体 传送 电池 机械手抓取 凹槽甲 抓取 本实用新型 托盘 有机械手 上端 小凸块 电池传送 电池放置 多重保护 内部设置 二维码 粘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包括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新能源电池放置仓,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机械手抓取凹槽甲和机械手抓取凹槽乙,所述机械手抓取凹槽甲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手抓取凹槽乙,所述机械手抓取凹槽甲有两个,所述机械手抓取凹槽乙有两个,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二维码粘贴凹槽,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上端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小凸块,所述小凸块有四个。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新能源电池传送过程中采用多重保护,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
背景技术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新能源电池属于化学产品,在加工传送仓储过程中,产品不可挤压,碰刮伤。
但是,现有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传送电池的过程中缺少传送托盘,造成电池被挤压变形,甚至磕碰刮伤,造成损坏,合格率降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传送电池的过程中缺少传送托盘,造成电池被挤压变形,甚至磕碰刮伤,造成损坏,合格率降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包括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新能源电池放置仓,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机械手抓取凹槽甲和机械手抓取凹槽乙,所述机械手抓取凹槽甲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手抓取凹槽乙,所述机械手抓取凹槽甲有两个,所述机械手抓取凹槽乙有两个,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二维码粘贴凹槽,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上端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小凸块,所述小凸块有四个,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下端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小凹槽,所述小凹槽有四个,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下端面的四周均设置有防滑颗粒,所述防滑颗粒有十二个,所述新能源电池放置仓的内部安装有新能源电池本体,所述新能源电池本体的上方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新能源电池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抵板,且抵板位于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的上端面,所述抵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环乙,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内侧的中间安装有固定环甲。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的外边缘均倒角,且倒角的参数为二十。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由阻燃原材料构成。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与固定环乙通过卡环固定。
优选的,所述抵板与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与固定环甲通过挂钩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新能源电池产线传送托盘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机械手抓取凹槽甲和机械手抓取凹槽乙,方便机械手抓取放置于新能源电池放置仓内部的新能源电池本体,便于自动化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磊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磊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7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轮驱动的全向传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皮带辊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