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变压器高压电缆引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1809.2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2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杜怡薇;白雪松;吴海燕;李卉;陈佳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高压电缆 接线端子 箱式变压器 进线电缆 变压器高压 高压电缆室 固定电连接 电缆终端 多根电缆 发生故障 互相独立 排列整齐 水平设置 相间距离 接线 受力 变压器 电缆 室内 电站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式变压器高压电缆引接结构,包括高压电缆室、变压器、设于变压器高压侧的三个接线端子以及三个水平设置的端子延长部;接线端子和端子延长部均设于高压电缆室内,端子延长部的一端与接线端子固定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使多根电缆排列整齐,互相独立,不干扰不碰撞,保证合理的相间距离,电缆终端受力好,较大的减少电缆爆头机率。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进线电缆接线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可大大降低因进线电缆发生故障对电站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压器高压电缆引接结构。
背景技术:
箱式变压器是用来从高压系统向低压系统输送电能的设备,在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项目中,每个光伏发电单元或每台风机均需配置一台箱式变压器,因此大型风力发电场及光伏发电场均需配备大量的箱式变压器,大量箱式变压器按放射型组成集电线路送出到电网或升压站。由于每一台箱式变压器高压侧接线端子处作为集电线种路径中电缆的汇合结点,经常需要并接多根电缆的电缆终端,采用电缆放射型将多根电缆在同一箱式变压器内与同一高压侧接线端子并接,导致连接杂乱,空间拥挤,接线困难,电缆终端受力不好,投运后电晕放电严重,电缆终端时有爆头现象,故障率高,而且一旦某一箱式变压器处的电缆终端发生爆头,就会造成同回集电线路全部停运,给风力发电场或光伏发电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再加上风力发电场或光伏发电场中箱式变压器的数量较大,无疑加大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由于电缆正常均采用由基础坑内引上的方式,电缆进线方向随意,使得电缆杂乱无章,给检修带来了极大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故障率低的箱式变压器高压电缆引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箱式变压器高压电缆引接结构,包括高压电缆室、变压器、设于所述变压器高压侧的三个接线端子以及三个水平设置的端子延长部;
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端子延长部均设于所述高压电缆室内,所述端子延长部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固定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高压电缆室的内壁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端子延长部的高度匹配,远离所述变压器的所述端子延长部的一端置于所述支撑部上,并与所述支撑部绝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延长部的长度d≥500mm。
进一步的,在基础坑内的所述高压电缆室的侧壁上开设有电缆进线孔,所述电缆进线孔的穿孔方向与所述端子延长部的长度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在所述高压电缆室的底板上设有若干敲落孔,若干所述敲落孔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位于中间的所述端子延长部的正下方,且所述敲落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电缆进线孔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端子延长部,加大了电缆室空间,并通过端子延长部与多根电缆相接,使电缆排列整齐统一,在保证安全净距的同时,避免电缆相互挤压、接线随意凌乱的问题,确保连接的安全可靠,减少电晕和电缆终端爆头的几率;通过设置支撑部,可对端子延长部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避免了电缆终端受力不均的问题;电缆进线孔的穿孔方向与端子延长部的长度方向垂直,可确保电缆室内的电缆走线更加整齐、顺畅,进一步保证了电缆与端子延长部连接的可靠性,也为检修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可使多根电缆排列整齐,互相独立,不干扰不碰撞,保证合理的相间距离,电缆终端受力好,较大的减少电缆爆头机率。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进线电缆接线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可大大降低因进线电缆发生故障对电站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1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