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校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2006.9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4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余杭正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轮轴校直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脚,电气控制柜,电源线,夹紧机构,支撑机构,标杆,横梁,校直机构,滑轨和立柱,本实用新型的夹紧机构,支撑机构和校直机构的设置,顶针抵触凸轮轴两端,紧固螺栓固定顶针,实现凸轮轴的夹紧作业,通过调节顶针伸出固定块的长度适应不同长度的凸轮轴,扩大夹紧机构的适用范围,将凸轮轴放置在凹槽上,在校直过程中凹槽限制凸轮轴的移动错位,保证凸轮轴校直精度,提高校直效率,电气控制柜控制电动推杆通电运行,推动校直块抵触凸轮轴进行校直作业,推动滑块,实现对凸轮轴不同部位进行校直作业,凸轮轴校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凸轮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凸轮轴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凸轮轴校直机中的校直工装部分是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面,不能随时移动,如果需要校直的凸轮轴长度发生变化时,同一套校直工装将很难满足要求,必须更换才能满足要求,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也极其低下,不能很好的满足工厂加工生产的需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3769421 A,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凸轮轴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两平行设置的承托凸轮轴的矫正托辊,矫正托辊包括轴体,轴体和机架之间设有轴承,轴体上设有作用在凸轮轴的轴部的圆辊,机架上还设有下压辊,下压辊和机架之间设有下压驱动装置,下压辊也包括轴体,轴体上设有作用在凸轮轴的轴部的圆辊,矫正托辊和所述下压辊连接有转动驱动装置,下压辊的圆辊压在凸轮轴的轴部后,转动驱动装置带动矫正辊和所述下压辊转动,圆辊作用在凸轮轴的轴部对凸轮轴进行校直,校直效率高,而且矫正辊和下压辊上的圆辊同时作用在凸轮轴上,能有效完成校直。但是现有凸轮轴校直装置不能夹持不同长度的凸轮轴,加工不同长度的凸轮轴时需要移动夹持机构,浪费大量的人力,缺少标杆机构,在校直过程中校直精度不易控制,在校直过程中,凸轮轴容易错位,影响凸轮轴校直精度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凸轮轴校直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轮轴校直装置,以解决现有凸轮轴校直装置不能夹持不同长度的凸轮轴,加工不同长度的凸轮轴时需要移动夹持机构,浪费大量的人力,缺少标杆机构,在校直过程中校直精度不易控制,在校直过程中,凸轮轴容易错位,影响凸轮轴校直精度的问题。一种凸轮轴校直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脚,电气控制柜,电源线,夹紧机构,支撑机构,标杆,横梁,校直机构,滑轨和立柱,所述支撑脚采用四个,焊接在工作台的下方四角;所述电气控制柜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脚右侧的上方;所述电源线嵌装在电气控制柜右侧的中间位置,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相连;所述夹紧机构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方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机构采用三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夹紧机构之间;所述标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支撑机构的前侧;所述立柱焊接在工作台上方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横梁焊接在立柱上方的前侧,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滑轨卡接在横梁的通孔两侧;所述校直机构卡接在滑轨上,下端贯穿至横梁的下方。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块,顶针和紧固螺栓,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方两侧的中间位置,上端开设有连通的螺纹孔和通孔;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固定在固定块的上方;所述顶针卡接在固定块内部的上方,位于固定螺栓的下方。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板和凹槽,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夹紧机构之间;所述支撑板焊接在支撑柱的上方;所述凹槽成圆弧形,开设在支撑板的上方,高度低于顶针的高度。
所述校直机构包括滑块,电动推杆和校直块,所述滑块卡接在滑轨上;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块的下方,贯穿至横梁的下方;所述校直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动推杆的下方。
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相连,选用XTL200-48V型,电气控制柜控制电动推杆通电运行,推动校直块抵触凸轮轴进行校直作业,推动滑块,实现对凸轮轴不同部位进行校直作业,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余杭正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余杭正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2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塑型硬质可视气管导管芯
- 下一篇:一种新型葫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