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菌过滤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2120.1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陆维炜;赵丽杰;倪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32247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威钦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漏斗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滤膜 挂钩 通孔 细菌过滤 依次布置 标识层 抽真空 内侧壁 外侧壁 置放槽 盖子 挂设 上盖 适配 圆环 溢出 细菌 截留 配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菌过滤盒,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置的底座、滤膜、中框和上盖,所述滤膜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其底部设有抽真空截留细菌的通孔;所述底座下方通孔处设有盖子;底座尺寸大于中框下端的尺寸,底座其位于滤膜上方的内侧壁上设置中框置放槽,中框其上部外侧壁上固定设置若干个挂钩,挂钩上挂设漏斗,漏斗外表面上固定设置与挂钩适配的圆环,不同挂钩上的漏斗尺寸不同,每个漏斗上固定设置标识层。本实用新型一个底座可以适合多个不同尺寸中框的使用,减少底座的配备数量,节省成本,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并且能够避免在加入待测液体时液体从底座上溢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菌过滤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各类药品、食品、保健品(主要是液体类的)等微生物或细菌进行检测的装置为薄膜过滤器或多联过滤器,多为不锈钢材质,具体测试方法为:首先将滤膜装到不锈钢支架上的漏斗(一般为圆筒形的不锈钢漏斗)里;然后进行抽真空,将细菌截留在过滤膜上;之后将过滤膜从不锈钢漏斗取下放到培养皿上;最后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培养(根据检测的目的做需气菌,厌气菌和真菌的培养)后看结果。这样的检测方法太繁琐,效率太低,而且需要人工将过滤膜取下放入到培养皿中,操作过程中容易将过滤膜细菌丢失,或者其他地方传染到过滤膜上,准确性差;另外安全性也低,在人工收集过滤膜的过程中,膜上的细菌容易传染给操作者。另外,不同尺寸的中框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底座,显得通用性不好,并且在抽真空时如果液体量太多会出现液体溢出底座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细菌过滤盒,可以适合多个不同尺寸中框的使用,减少底座的配备数量,节省成本,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并且能够避免在加入待测液体时液体从底座上溢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细菌过滤盒,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置的底座、滤膜、中框和上盖,所述滤膜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其底部设有抽真空截留细菌的通孔;所述底座下方通孔处设有盖子;底座尺寸大于中框下端的尺寸,底座其位于滤膜上方的内侧壁上设置中框置放槽,中框其上部外侧壁上固定设置若干个挂钩,挂钩上挂设漏斗,漏斗外表面上固定设置与挂钩适配的圆环,不同挂钩上的漏斗尺寸不同,每个漏斗上固定设置标识层。中框外设置漏斗,可以在倒入液体时使用漏斗,并且倒入液体后立刻启动抽真空的机器,这样可以避免液体流量太大而从底座溢出。标识层中的数字与抽真空机器的功率相配,这样在将液体倒入中框中时能够通过选取合适的漏斗避免倒入液体时从底座溢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中框置放槽呈锥形或台阶状。中框置放槽若为锥形,其锥度为30°~60°之间,其大端尺寸大于中框下端的尺寸,这样不同尺寸的中框放进去后都能卡住只是置放高度略不相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滤膜的下方设有一层棉纸;滤膜焊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和中框采用磨砂玻璃材质制成;上盖采用磨砂玻璃材质制成;底座呈向下的锥筒形,通孔位于底座的中心部位。上盖用于防尘,将滤膜固定于底座上,无需再取出滤膜,底座即充当培养皿,省去了人工取膜和将膜放至培养皿中的过程,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使得检测过程化繁为简。这样的设置使得待测液体经过棉纸后,棉纸吸收液体中的水分,充当了后续细菌培养过程中的水分介质生长床,也是进一步使检测过程(这里主要指后续培养细菌的过程)变得简单,少人工操作。中框和底座尺寸相匹配,采用磨砂玻璃材质,在加入待测液体时不用担心液体从底座上溢出。上盖采用磨砂玻璃材质制成。这样的设置使得上盖和底座更契合,更进一步保证后续培养过程中所需的培养皿内的密封环境。盖子的设置在不使用时将孔盖紧以防灰尘或细菌进入,工作时才把盖子拿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中框上端的内侧壁设置与漏斗下端形状适配的限位槽。这样便于置放漏斗,保证倒入液体的过程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2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菌纤维素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筛选及扩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