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壁内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2852.0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泽;程立新;刘丹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12 | 分类号: | E21D5/12;E21D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支撑圈 固定杆 内模支架 横杆 井壁 支架固定 内支撑 顶托 杆身 横联 立杆 落地 本实用新型 结构稳定 受力体系 占用空间 支架连接 组件包括 搭设 支架 伸出 拆除 清晰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壁内模支架,包括落地立杆、横杆和顶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支撑组件和加固横联,所述内支撑组件包括内支撑圈、固定杆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圈;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内支撑圈,所述固定杆的杆身与所述内支撑圈固定连接;所述落地立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托,所述横杆的杆身与所述加固横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壁内模支架,其搭设、拆除简单方便,受力体系清晰,结构稳定,占用空间较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壁内模支架。
背景技术
市政管线建设中非开挖顶管作业的工作井多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采用逆作法施工,即从上而下依次开挖和构筑结构体。井壁外模采用开挖好的土模,井壁内模采用加工好的木模,通过开挖一层、防护一层的方式逐层进行施工。
在非开挖顶管作业过程中,需要对井壁内模进行固定支撑。目前,井壁内模多是通过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顶托组合实现对顶支撑,钢管脚手架通过在一根落地立杆上连接多根水平横杆,搭设过程中要保持落地立杆竖直,同时利用周围横杆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平衡,施工难度大,同时,由于所有横杆都连接在一根落地立杆上,导致横杆占用空间较多,不利于人员上下通行。
综上所述,为了方便于非开挖顶管作业,提供一种可方便搭设及拆除、占用空间较小,质量稳定的井壁内模的支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壁内模支架,以解决普通脚手架搭设费事费力,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且占用空间较多的问题。
其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壁内模支架,包括内支撑组件、落地立杆、横杆、加固横联和顶托。
所述内支撑组件包括内支撑圈、固定杆、支撑杆和支架;
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圈;
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内支撑圈,所述固定杆的杆身与所述内支撑圈固定连接;
所述落地立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横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托,所述横杆的杆身与所述加固横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圈包括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所述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三角形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横联为正六边加固横联。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圈、所述加固横联和所述支架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落地立杆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落地立杆数量不少于三根。
进一步地,所述落地立杆均匀分布在以所述内支撑组件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均匀分布在内支撑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托可调节。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壁内模支架,其搭设、拆除简单方便,受力体系清晰,结构稳定,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2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下沉法摆动式竖井掘进机的驱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前小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