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3759.1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7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如;魏海峰;吴志鹏;张丹;龚海熠;钟南哲;唐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2B17/00 | 分类号: | A62B17/00;B64D17/00 |
代理公司: | 31272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衣 气体发生装置 监测装置 降落伞 防护 本实用新型 定位单元 检测装置 救护装置 快速膨胀 气管连接 救助 后表面 内表面 有效地 主躯干 监测 充气 搜索 减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包括气囊衣;降落伞,所述降落伞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后表面;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外表面,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气囊衣通过气管连接;监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内表面,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对使用者当前的位置以及环境进行监测,当监测到产生垂直方向的快速加速或减速时,气体发生装置对气囊衣进行充气,使气囊衣快速膨胀,从而对使用者的主躯干进行有效防护,并在降落伞的辅助下,得到高效防护;利用监测装置的定位单元对气囊衣进行定位,能够对使用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救助,减少搜索时间,提高救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高空作业人员、飞行员或飞机乘客,在发生高空意外事故时,通常使用降落伞进行紧急避险,从而减少高空坠落的受伤概率。但是由于高空或地面的复杂情况,以及降落伞所占体积较大,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此外,由于传统的降落伞需要手动操控,在发生意外时,使用者通常由于惊慌,在操作时会出现误操作或无法进行操作,导致降落伞无法正常有效打开。此外,使用降落伞进行降落后,由于降落位置随机,无法对使用者进行快速定位,导致救护时间延长。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自动操作且能够对位置进行快速定位,在高空意外时进行便捷使用的高空救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包括:
气囊衣;
降落伞,所述降落伞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后表面;
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外表面,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气囊衣通过气管连接;
监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内表面,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电源单元、处理单元、加速度检测单元、定位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单元、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电联接。
优选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
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联接。
优选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
生命体征检测单元,所述生命体征检测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联接。
优选地,所述气囊衣还包括:
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衣的后侧连接,所述限位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气囊衣的前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囊衣包括:
颈部气囊;
胸部气囊,所述胸部气囊设置在所述颈部气囊的下侧,所述胸部气囊与所述颈部气囊连接;
腹部气囊,所述腹部气囊设置在所述胸部气囊的下侧,所述腹部气囊与所述胸部气囊连接;
盆部气囊,所述盆部气囊设置在所述腹部气囊的下侧,所述盆部气囊与所述腹部气囊连接;
背部气囊,所述背部气囊分别与所述颈部气囊、所述胸部气囊、所述腹部气囊和所述盆部气囊通过气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囊衣还包括:
头部气囊,所述头部气囊设置在所述颈部气囊的上侧,所述头部气囊分别与所述颈部气囊和所述背部气囊连接,所述头部气囊与所述背部气囊通过气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未经上海长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37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使用的流量阀
- 下一篇:一种过滤装置及防尘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