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接作用式减压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4380.2 | 申请日: | 201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山;章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山仪表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31/365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7 | 代理人: | 许传秀 |
地址: | 3114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阀结构 直接作用式 密封性 取压管 取压孔 阀盖 阀体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工艺难度 结构设置 上下导向 下降问题 上端 阀杆 阀芯 阀座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接作用式减压阀结构,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阀盖、执行机构,所述阀体的上端与执行机构的下端通过阀盖与螺栓进行连接。该减压阀结构通过上下导向孔和执行机构形成本体内部的取压结构,不需要设置外取压孔和取压管,降低了成本和工艺难度;同时也可以避免外取压孔和取压管设置,造成的密封性下降问题;通过本体内部的取压结构设置,避免密封性下降时,出现的调节精度明显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阀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直接作用式减压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微压调节阀的工作原理通常是在阀前设置取压管连接上隔室,得值阀前压力P1,流体流经阀座后设置取压管连接下隔室,得值阀后压力P2,通过P1、P2和执行机构内的弹簧相互作用,达到控制阀芯微小幅度上下位移,控制阀体流量和减压的目的。但是由于需要设置取压孔和外接的取压管,提高了成本和施工难度,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阀杆,以及与阀杆接触的阀盖、密封圈的磨损,阀门的控制精度会下降,使用阀门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直接作用式减压阀结构,该减压阀结构通过上下导向孔和执行机构形成本体内部的取压结构,不需要设置外取压孔和取压管,降低了成本和工艺难度;同时也可以避免外取压孔和取压管设置,造成的密封性下降问题;通过本体内部的取压结构设置,避免密封性下降时,出现的调节精度明显下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接作用式减压阀结构,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阀盖、执行机构,所述阀体的上端与执行机构的下端通过阀盖与螺栓进行连接,所述阀芯安装于阀座上侧,所述阀盖的上端设有连通执行机构的下膜室与阀盖内腔的上导向孔,所述阀盖的下端设有连通阀盖内腔与阀体上内腔的下导向孔,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膜室和弹簧安装顶盖,所述膜室包括膜片分隔成的上膜室和下膜室,所述膜片连接阀杆的上端,所述弹簧安装顶盖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安装顶盖,下端连接膜片的上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固定有导向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套上设有连通阀盖内腔与阀体上内腔的通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芯与阀杆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减压阀结构通过上下导向孔和执行机构形成本体内部的取压结构,不需要设置外取压孔和取压管,降低了成本和工艺难度;同时也可以避免外取压孔和取压管设置,造成的密封性下降问题;通过本体内部的取压结构设置,避免密封性下降时,出现的调节精度明显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所述阀盖上端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3是所述阀盖下端的未设置导向套状态下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4是所述阀盖下端的设置导向套状态下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5是现有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2中阀盖上端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例说明:1、阀体;2、阀座;3、阀芯;4、阀杆;5、阀盖;6、执行机构;7、导向套;11、阀体上内腔;12、阀体下内腔;51、阀盖内腔;52、上导向孔;53、下导向孔;61、膜室;62、弹簧安装顶盖;71、通孔;611、下膜室;612、上膜室;613、膜片;6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直接作用式减压阀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山仪表阀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山仪表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4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灭火系统储液瓶瓶头阀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阀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