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5904.X | 申请日: | 201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9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权;陈明祥;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东亚技术有限公司;陈福权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08;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杨明辉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升降舞台 风道 热风循环系统 剧场 本实用新型 热空气 舞台 风机 连通 风道出风口 风机控制器 潮湿环境 出风格栅 风道出口 风机安装 工作模式 节能环保 进风格栅 上方空间 通风换气 温度提升 舞台设备 运行成本 剧院 进风口 散热 光层 天花 外排 观众席 外部 | ||
1.一种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其包括:
一进风格栅、进风口、风道、出风格栅、出风口;
所述的进风格栅,安装在剧场观众席天花栅顶下方、面光层内,所述进风格栅与风道进风口连通,用来将舞台剧场面光层内设备散热、及外部空调提供的热空气收集到风道内;
所述的出风格栅,安装在剧场升降舞台基坑内,所述出风格栅与风道出风口连通,用来将风道内的热空气外排到升降舞台基坑内;
所述的风道,由多节风管依次连接而成,连接所述的进风口及出风口;
所述剧场观众席上方的热空气被风道导入到排到升降舞台基坑内,其热量将基坑内的潮湿部位的水分增发、并携带到基坑之外,使基坑内空间各处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霉菌生长、降低舞台设备故障;冬季演出时,其热量将基坑上方的舞台地板加热,提升舞台上方的空间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风机、风机控制器;
所述的风机,安装在风道当中或风道出口前端,用来增加通风强度及流量;所述的风机控制器,与风机连接,用来控制风机的工作模式及工作状态;其工作模式包括:演出模式、会议模式、日常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为两条或者多条,对称或错落设置在所述舞台剧场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格栅、进风口、出风格栅、出风口均为多个;其中一个风道对应连接有3-4个进风口,各进气口为对称或错落设置在所述舞台剧场的面光层内;其中一个风道对应连接有3-4个出风口,且各出风口均设置在升降舞台基坑内不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风机为轴流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排风量每小时为1000m3至2000m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和红外控制电路,红外控制电路包括红外输入接口和红外输出接口;红外输入接口与微控制器相连接,用来获取红外控制信号;微控制器,用来按照红外控制信号发出红外控制指令;红外输出接口,与微控制器相连接,用来将微控制器发出的红外控制指令发送至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剧场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为直径200至250mm管口的风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东亚技术有限公司;陈福权,未经广州市东亚技术有限公司;陈福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59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温室大棚的太阳能供热系统
- 下一篇:自动燃气热风采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