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摆臂总成及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6130.2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9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申强;欧安迎;徐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锐泰悬挂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5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管段 锥管段 紧固件 内管 衬套组件 车架 摆臂 本实用新型 连接稳定性 上摆臂总成 安装效率 导向作用 悬挂系统 逐步增大 方向壁 外端面 中空的 壁厚 衬套 抵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摆臂总成及悬挂系统,包括摆臂本体,所述摆臂本体上设置有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中空的内管,所述内管包括直管段以及连接于直管段两端的锥管段,其中所述锥管段从连接直管段的一端面向外端面方向壁厚逐步增大,通过将内管设置成直管段与锥管段,直管段与紧固件进行配合,锥管段首先作为紧固件导入至直管段的导向作用方便紧固件与衬套之间的连接,提高安装效率,同时锥管段的壁厚设置增大了与车架等部件之间的抵接面积,提高了与车架等部件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摆臂总成及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上摆臂是悬挂系统中关键的一个安全部件,其连接转向节、副车架和控制悬架并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现有的上摆臂总成结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871649U所公开一种“汽车悬臂衬套和悬挂上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设于两端的衬套以及球铰组件,上摆臂进行连接时,两衬套与球铰组件作为三个与车架的连接部位,衬套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外管以及间隔之间的橡胶层,在对上摆臂进行连接时,紧固件穿过内管的内孔与车架实现连接,一般紧固件与内管的内孔之间为过渡配合,由于内孔直径较小导致紧固件在与内管配合时操作难度较大,降低了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较为快捷的上摆臂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上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所述摆臂本体上设置有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中空的内管,所述内管包括直管段以及连接于直管段两端的锥管段,其中所述锥管段从连接直管段的一端面向外端面方向壁厚逐步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件在穿过内管与车架等部件进行连接时,由于内管的两端设置成锥管段,方便紧固件导向插入至内管中提高上摆臂总成的安装效率,导入后的紧固件与直管段进行配合;其次,锥管段的壁厚设置使得整个衬套组件与车架连接时,由于锥管段的壁厚向外是逐步增大的,越到靠近锥管段外端面的壁厚就越大,相对的强度就高,内管作为与车架等部件主要抵触的部件,强度越大相对上摆臂总成连接后就越稳定;同时,锥管段的外端面壁厚是最大的,进而与车架或其他部件所抵触的面积就较大,一方面提高与紧固件之间的连接牢靠性,另一方面更好的提升与车架等部件之间的连接牢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管段的内壁形成一内锥面,外壁形成一外锥面,其中内锥孔的锥角A小于外锥面的锥角B。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锥面的形成作为紧固件的导向面,可实现紧固件与衬套组件的快捷安装;外锥面的锥角B与内锥面的锥角A大小设置,实现锥管段壁厚向外的逐步增大,提高外端面的表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角A在20~30°之间,锥角B在50~60°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角A与锥角B的角度限定,能够保证锥管段与直管段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轴向抵抗力,减少由于内管受到轴向力时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管段的端面周向均布有若干抵接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管在与车架等部件进行装配时,抵接条首先可以作为缓冲保护,减少内管与车架在快速装配过程中的碰撞磨损,同时抵接条能够增大与车架等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衬套连接后发生相对的窜动,提高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衬套组件还包括外管以及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内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套,支撑骨架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套,所述第一橡胶套包括与锥形管外壁紧贴的锥形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锐泰悬挂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锐泰悬挂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6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推力杆支架
- 下一篇:一种高强高减震控制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