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研究酶在皮革中单向传质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6224.X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祝德义;李彦春;李雪松;曹珊;鹿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3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池 皮革 实验材料 实验装置 可调节 传质 下夹 盛装 底座调节螺栓 本实用新型 实验缓冲液 实验室条件 传质过程 螺丝固定 皮革试样 荧光标记 模拟酶 水平泡 底座 螺丝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究酶在皮革中单向传质的实验装置,包括上储液池、下储液池、底座、水平泡、可调节F夹、底座调节螺栓和下夹调节螺丝,皮革试样放置在上、下储液池之间,并通过可调节 F夹下夹和下夹调节螺丝固定,其中,下储液池用于盛装实验缓冲液,上储液池用于盛装含有经过荧光标记的酶的溶液。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极少量实验材料即可模拟酶在皮革中的单向传质过程,操作简单,节省实验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革酶制剂的应用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研究酶在皮革中单向传质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制革行业作为畜牧业的延伸,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以生物酶为基础的清洁化制革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与常见的酶促反应不同,制革生产中酶的催化底物——动物皮是一种由胶原纤维构成的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结缔组织。酶与动物皮作用的本质是酶分子进入皮纤维间隙并对动物皮不同组分进行水解,其可以分为传质和反应两个过程。研究表明酶的传质占整个反应时间的70%以上,因此传质是酶对动物皮有效作用的先决条件和限速步骤。研究酶在皮革中传质过程,实现对皮革不同深度酶浓度的准确定量,是酶制剂在制革工业推广和应用的理论基础。
目前,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将酶或者蛋白标记后,再通过荧光显微镜或者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记录皮革纵切片的荧光强度,获得酶在皮革中分布数据。但由于荧光标记酶或者荧光标记蛋白制备非常困难,而常规实验方法荧光标记酶或者荧光标记蛋白的用量大,因此难以在目前实验室常见的制革实验设备上进行传质研究。
酶在皮革生产的应用,按传质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向传质方式(如采用涂脱毛糊法脱毛)和湍流传质方式(如浸水过程、软化过程、转鼓中的酶脱毛过程等)。本专利所实现的实验装置可以模拟酶在皮革中的单向传质过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酶在皮革中传质研究技术和实验设备对样品需求量大、实验过程不易控制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究酶在皮革中单向传质的实验装置,实现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极少量实验材料即可模拟酶在皮革中的单向传质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研究酶在皮革中单向传质的实验装置,由上储液池、下储液池、底座、水平泡、可调节F夹、底座调节螺栓和下夹调节螺丝构成;
所述上储液池和下储液池均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上储液池和下储液池口对口放置,皮革试样放置在在上、下储液池之间;
所述底座底面四角安装有底座调节螺栓,上面安装有水平泡,通过调节水平泡的位置来确保储液池和皮革试样的水平;
所述可调节F夹垂直的固定在底座上,可调节F夹下夹安装有下夹调节螺丝,可调节F夹下夹上下滑动用来粗调上下夹之间的距离,便于不同规格储液池的更换和实验过程中储液池的安装和拆卸;旋转下夹调节螺丝将皮革试样固定在上储液池和下储液之间。
上储液池和下储液池材质、内径、外径及高度一致,可根据样品量的大小和实验的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储液池,实验过程中口对口将皮革试样固定在在上、下储液池之间,先将下储液池用医用注射器注满实验缓冲液,再将上储液池通过医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含有荧光标记的酶的溶液。
上储液池和下储液池的制作材料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硅胶厚度为3~8mm。储液池的制作材料为具有弹性的硅胶,以便于通过注射器向储液池注射溶液或者从储液池抽取溶液样品,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将皮革试样牢固的固定在两储液池中间,而不产生漏液现象。储液池壁厚不低于3 mm以利于上下储液池与皮革样品的固定和医用注射器针眼的快速愈合;储液池壁厚不大于8 mm以利于医用注射器的刺入。
有益效果
(1)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极少量实验材料即可模拟酶在皮革中的单向传质过程,且可通过不同规格储液池的选择调节实验材料的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62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的氩气瓶安装结构
- 下一篇: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