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空化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6411.8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韩桂华;赵玉秀;陈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板 固定轴 罐体 挡板 后盖 水力空化发生器 手柄 固定板 扇形孔 微团 本实用新型 旋转手柄 出水口 空化 流体 排出 重合 上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空化发生器,其组成包括:罐体、入口固定板、孔板1、孔板2、挡板、孔板固定轴,二级固定轴,后盖、手柄、销、销2,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1、孔板2位于罐体上游,孔板1通过入口固定板固定在罐体上,孔板2紧挨着孔板1安装在孔板固定轴上,孔板固定轴嵌在挡板和二级固定轴上,二级固定轴通过后盖固定在罐体上,手柄通过销固定在孔板固定轴上并且紧挨着后盖,孔板1、孔板2开扇形孔,初始时孔板1、孔板2上的扇形孔是完全重合的通过旋转手柄改善空化效果,形成第一次微团,当流体经过挡板时形成第二次气泡微团,最后经过出水口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空化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空化效果可控的水力空化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由于小颗粒微泡具有比大气泡更大的表面积,更利于吸收,因此小颗粒微泡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微泡可以利用浮选方法在矿物回收中进行应用,其中矿物颗粒可以固定在浮动微泡上以将它们带到表面。其他应用包括使用微泡作为氧化剂的载体来处理污染地下水。目前所应用的空化分两类,一类是振动空化,物体在液体振动中产生空化,液体随物体振动产生压力脉动,当压力脉动产生的压力低于汽化压力时便产生空化现象,另一类是利用孔板或文丘里管等节流装置引起的水力空化。水力空化是液体产生空化的方法之一,当液体流经空化器时,液体速度增加,压力极具降低,当压力降低至饱和蒸气压,会产生大量空化气泡,气泡随液体流动,形成两相流。当气泡进入压力大的区域,几乎是瞬间发生蒸汽冷凝,空泡溃灭,产生非常大的冲击波。这种原理易于理解,装置简单易于实现,因此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流体动力空化发生器,通过节流原理产生气泡可控的空化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控式水力空化发生器,其组成包括:罐体(8)、入口固定板(1)、孔板1(3)、孔板2(4)、挡板(6)、孔板固定轴(5),二级固定轴(7),后盖(10)、手柄(13)、销(12),螺栓1(2)、螺栓2(9)、销2(11),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1(3)、孔板2(4)位于罐体上游,孔板1(3)通过入口固定板(1)固定在罐体(8)上,孔板2(4)紧挨着孔板1(3)安装在孔板固定轴(5)上,挡板(6)固定在二级固定轴(7)上,孔板固定轴(5)嵌在挡板(6)和二级固定轴(7)上,二级固定轴(7)通过后盖(10)固定在罐体(8)上,手柄(13)通过销(12)固定在孔板固定轴(5)上并且紧挨着后盖(10),孔板1(3)、孔板2(4)开扇形孔,初始时孔板1(3)、孔板2(4)上的扇形孔是重合的(此时是一级空化)、通过旋转手柄调节孔板1(3)和孔板2(4)扇形孔的位置改善空化效果,形成第一次微团,当流体经过挡板(6)时形成第二次微团,最后经过出水口排出。所述核心件为孔板1(3)与孔板2(4)组合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孔板1(3)和孔板2(4)组合机构包括孔板1(3)、孔板2(4)、孔板固定轴(5),手柄(13),孔板1(3)通过入口固定板(1)固定安装在罐体(8)上,孔板2(4)贴合在孔板1(3)上,孔板2(2)通过螺纹固定在孔板固定轴(5)上,孔板固定轴(5)嵌在二级固定轴(7)上,并且在紧挨着后盖(10)位置安装手柄(13),孔板1(3)和孔板2(4)上是完全一样的扇形长孔,初始位置时孔板1(3)和孔板2(4)是完全贴合,扇形长孔的位置也是完全一致的,当水流过一级空化器时,检验空化效果,如果水分子颗粒未能达到理想空化效果,通过旋转手柄(13)调整孔板2(4)的位置,使孔板1(3)和孔板2(4)上的扇形孔错开一定的角度,重新检验空化效果,通过不断调整孔板2(4)的扇形孔相对于孔板1(3)扇形孔的位置,来优化空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板做成圆台式,在圆台大圆位置延伸出一部分圆柱,挡板内部开螺纹孔以便于安装在二级固定轴上,挡板是可拆卸和可更换的,挡板与罐体形成小间隙,利于产生空化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6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硝化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