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络安全检测网关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6469.2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0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舒;范群滔;黄翠莲;刘永平;赖阳涌;周永强;李伟青;古俊馥;王映萍;刘燕龙;刘新让;戴金万;黄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66;H04W12/06;H04W12/12;H04W8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安全检测 配电网 网关 本实用新型 无线公网 身份识别装置 网络安全技术 协议类型识别 协议识别装置 业务类型识别 业务识别装置 网络服务 网络入侵 用户端 服务器 鉴别 通信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络安全检测网关及系统,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网络安全检测网关及系统,能够通过身份识别装置有效鉴别配电网无线公网中的网络入侵,结合协议识别装置的协议类型识别和业务识别装置的业务类型识别,有效提高了配电网用户端与服务器间无线公网通信的安全性,提高了网络服务质量,从而实现了对配电网多样化业务的高效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络安全检测网关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公网在配电网中的广泛接入,使得配电网网络数据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数据结构非常复杂。且由于无线公网通信方式的特殊性和网络协议与系统的弱点,其面临着网络内外所带来的各种安全威胁。
网络入侵和攻击对电力行业所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不仅可能导致电力运营数据的泄露,间接导致国家生产经济数据的泄露以及用户身份信息的泄露,甚至造成生产经营中关键系统、系统配置信息、生产经营数据信息的删除或损坏,势必产生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无线公网接入业务采用更好的安全认证方式。
网关作为连结异构网络的中枢,在配电通信系统中起到数据传输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负责整个配电网无线公网的管理、调度和优化,是电力无线公网的安全接入的重要保证。
然而现有的网关无法准确检测配电网无线公网中的网络入侵,配电网无线公网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安全检测网关及系统,以提高配电网无线公网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安全检测网关,包括主控芯片、身份识别装置、协议识别装置和业务识别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所述协议识别装置和所述业务识别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验证用户身份,并将身份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协议识别装置用于对目标网络中的网络数据的协议类型进行识别,并将协议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业务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网络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识别,并将业务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接收所述身份验证结果、所述协议识别结果和所述业务识别结果,并确定所述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身份识别单片机控制器、解码器、动态口令生成模块和生物特征认证模块,所述解码器、所述动态口令生成模块和所述生物特征认证模块分别与所述身份识别单片机控制器连接;
所述解码器用于对用户的静态密码进行解码;所述动态口令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解码得到的静态密码生成动态口令;所述生物特征认证模块用于进行生物特征认证,得到所述身份验证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生物特征认证模块包括指纹认证模块、人脸认证模块和虹膜认证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协议识别装置包括协议识别单片机控制器、分类模块、数据包识别模块、数据流识别模块和协议对比模块,所述分类模块、所述数据包识别模块、所述数据流识别模块和所述协议对比模块分别与所述协议识别单片机控制器连接;
所述分类模块用于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加密与非加密的区分;所述数据包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非加密数据的协议类型;所述数据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加密数据的协议类型;所述协议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识别模块或所述数据流识别模块识别出的协议类型与预先建立的协议特征库进行对比,得到所述协议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6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