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排湿除潮功能的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7935.9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康红斌;刘耿妮;杨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晋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蔡义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柜 除潮 配电柜内部 引水板 底端 排湿 半导体制冷器 本实用新型 排风管 吸湿盒 引水槽 水滴 斜向导流槽 排水管 引流 电器元件 水汽凝结 尾端连接 短路 抽气泵 进风口 滴落 排出 凝结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湿除潮功能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配电柜本体的内部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吸湿盒,引水板的表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斜向导流槽,引水板的底端外围设置有引水槽,进风口的底端设置有抽气泵,排风管的底端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排风管的尾端连接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先通过吸湿盒将进入至配电柜本体内部的空气进行除潮,降低配电柜内部的空气湿度,再通过引水板可将配电柜内部凝结的水滴引流至引水槽内,可防止水滴直接滴落在电器元件造成短路,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可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进而排出,使配电柜内部的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同时下降,具有显著的排湿除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排湿除潮功能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目前的配电柜存在着一些不足,当安装在湿度相对较大的地方时,配电柜的内部会产生水汽,进而严重会产生水滴,会造成配电柜内部的电器元件受潮而短路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排湿除潮功能的配电柜,可做到防止配电柜内部产生的水汽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排湿除潮功能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部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吸湿盒,所述吸湿盒的底端均安装有引水板,所述引水板的表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斜向导流槽,所述引水板的底端外围设置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板的底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贯穿开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底端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风口处安装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底端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排风管的尾端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配电柜本体的外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两侧表面均开有若干并排分布的通气口,且通气口的位置与配电柜本体内部的吸湿盒位置相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水槽的一侧末端设置开有并与排水管的顶端管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水槽形状为一侧具开有的回字形,且导流槽的底部倾斜朝向引水槽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湿盒内部安装有吸湿棉与吸湿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风管为橡胶软管,并与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绝缘体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先通过吸湿盒将进入至配电柜本体内部的空气进行除潮,降低配电柜内部的空气湿度,再通过引水板可将配电柜内部凝结的水滴引流至引水槽内,可防止水滴直接滴落在电器元件造成短路,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可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进而排出,使配电柜内部的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同时下降,具有显著的排湿除潮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晋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晋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7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