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可拆卸式弹性抽油杆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8825.4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7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苗伟;刘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正体 扶正片 抽油杆扶正器 可拆卸式 配合凹槽 配合凸台 扶正器 接箍 本实用新型 拆卸更换 弹性缓冲 紧固连接 紧固螺钉 连接凸台 螺钉连接 内外螺纹 抽油杆 螺纹孔 配合孔 同轴心 磨损 配合 检修 节约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可拆卸式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接箍,左扶正体,右扶正体,弹力扶正片。弹力扶正片上的连接凸台分别与左扶正体和右扶正体上的配合孔配合,然后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左扶正体上的左配合凸台和左配合凹槽分别与右扶正体上的右配合凹槽和右配合凸台同轴心配合,并通过紧固螺钉和左、右扶正体上对应开设的螺纹孔将左、右扶正体连接为一个整体。接箍与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左、右扶正体通过内外螺纹紧固连接。该扶正器能够对抽油杆受到的弯曲和振动进行弹性缓冲,扶正器检修时可只将磨损失效的弹力扶正片拆卸更换,极大节约成本,便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井有杆抽油设备中的抽油杆扶正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分体可拆卸式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出现油井含水量上升,井液动液面下降,供液不足等突出问题,水平井有杆抽油技术被各大油田引进应用。由于水平井存在一定的斜度,抽油杆下冲程时受到柱塞与泵筒的摩擦力、油液阻力、流体进阀阻力、均布在杆柱上液体的沿程阻力等轴向力的作用,引起抽油杆弯曲变形,在供液能力差的低沉没度油井内,泵柱塞与液面之间存在液击,造成抽油杆失稳振动,进一步增大弯曲载荷,加剧了抽油杆与油管的磨损,导致杆管断裂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使用扶正器将抽油杆与油管分离,提高抽油杆在油管中的居中度,防止在长期作业过程中抽油管断裂和油管磨穿。
目前,油田常用的抽油杆扶正器分为刚性扶正器和弹性扶正器两种。刚性扶正器在油管中对抽油杆的支撑力大,对提高抽油杆的居中度作用显著,但抽油杆与扶正器内表面为刚性接触,当抽油杆失稳振动、弯曲变形时不能起到缓冲作用,抽油杆与扶正器接触点应力集中较大。弹性扶正器与油管之间为弹性接触,能很好的缓冲抽油杆的弯曲变形,但其对抽油杆的支撑力有限,当抽油杆受到较大的弯曲变形或振动时极易磨损失效。
油田现用的抽油杆扶正器在长时间作业磨损失效后需取出管柱对扶正器整体进行更换,延长了检修时间,增大了维护成本。因此,为了全面解决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问题,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抽油杆扶正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可拆卸式弹性抽油杆扶正器,该扶正器具有较大的径向支撑力,能保持抽油杆在油管中具有良好的居中度,并能对抽油杆的弯曲变形和失稳振动进行弹性缓冲,有效防止抽油杆与油管壁的偏磨,而且扶正器的各个弹性扶正片可单独拆卸更换,大大缩短检修时间,延长抽油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可拆卸式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接箍、左扶正体、右扶正体和弹性扶正片。
所述弹性扶正片上的连接凸台分别与左扶正体和右扶正体上的配合孔同轴心配合,并通过螺钉将弹性扶正片和左扶正体连接在一起,将弹性扶正片和右扶正体连接在一起。
所述左扶正体上的左配合凸台和左配合凹槽分别与右扶正体上的右配合凹槽和右配合凸台同轴心配合,并通过紧固螺钉和左扶正体、右扶正体上对应开设的螺纹孔紧固连接,将左扶正体和右扶正体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接箍通过外螺纹与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左扶正体和右扶正体上、下部开设的凹槽内设置的内螺纹紧密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分体可拆卸式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接箍上部外表面为锥面,沿锥形外表面开有截面为三角形的螺纹槽,下部为圆环形,沿圆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为确保弹性扶正片的扶正效果,弹性扶正片截面为扇形,其内部弧度与抽油杆外表面相同,可紧密配合,外侧设有两个连接凸台。
为保证左扶正体与右扶正体的密切配合,左扶正体两侧分别设有左配合凸台和左配合凹槽,左配合凸台和左配合凹槽其截面均为扇形且与左扶正体外表面同轴心,左配合凸台的形状及体积与左配合凹槽一致,左扶正体内侧开有8个配合孔,分别与四个弹性扶正片配合连接,左扶正体上、下分别开有凹槽,其内设置有与接箍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8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海用隔水导管母接头端部轴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套管扶正器